四月三日晚,北京798和颐酒店,4层客房走廊,弯弯_2016正在找寻房卡,遭到一名陌生男子拽拖。整个过程数分钟。女子一直奋力反抗,男子最后独自消失。
时间地点人物,都没有危险发生的前兆。但是男子的突然拉扯让人顿失安全感。这两天事情的经过有图像,有文字。大众的反应和评论铺天盖地。集体发声是好事,说明我们的社会并不冷漠。
我经过观察和思索,一并发声。首先有几个问题尚待回答:他是什么人?他想干什么?此举的动机和目的是什么?是劫财,劫色?还是另有其他?他是暗中尾随,还是突发其想?他是受了言语刺激,临时起怒,还是常年惯犯?他的行为是否已构成犯罪?将受到什么样的处罚?
不难看出,整起事件,是以强欺弱。但在女子奋力挣扎,最终在另一女子的帮助下,男子甩手作罢。
女子在叙述时说男子掐他的脖子,并随后打电话给一个“张哥”,但并未透露谈话内容。张哥何许人也?对男子说了什么?对男子继续拖拽和最后罢手有没有作用?所有的疑问是整个事件推理链上的关键点。
回到事件本身,让我们抽剥具体表象,核心就是公民的人身安全何以得到保障。在遇到此类事件时,当事人如何应对,旁观者如何行动?
有时强者可为弱者支起保护伞,但强者也会强欺夺人,凶霸野蛮。原暴,是中国男人的劣根。听不入耳,看不顺眼,就使用拳头,想要征服。如有反抗,更加失控,如无反抗,更加得意。一句:都是你自己造成的,我才施暴,因果报应,对你的伤害是你的报应。这是什么混帐逻辑?由此也不难看出很多男人的心理是十分脆弱的。一个以拳头为解决方案的社会,岂不是倒退的社会?有的男人喜欢把“欠揍”挂在嘴边,彷佛他总是欠身边的人几拳头,这样的人是把拳头当脑袋来使用。
若不是钱权,男人下手的对象总是女人,儿童和老人。他们不是不觉得理亏,所以经常动了手,会扬言如果说出去,“弄死你”之类的狠话。或者打着家丑不可外扬的旗帜,息事宁人,就此翻篇,保证不会再犯,下次依然大打出手。他们封闭你,不让你声张,拒绝外界评说,堵住干涉的言论,简直荒谬之极。不要惧怕,说出来,才能冲破危险的牢笼。施暴者,不得纵容,被侵者,应得保护。
马斯洛理论将人类的需求分为若干层次,安全需求属于第二层次,仅次于生理需求,是比较基本的需求。在现代文明社会,安全感每况愈下。除了身体上的直接侵犯,还有无孔不入的网络电信诈骗。一旦上当受骗,顿失人身和财产安全。创建安全环境,需要正义和规范。
人与人之间,无论相识还是陌生,无论是知己朋友还是情侣夫妻,一方不得侵犯另一方的人身权利。尊重双方意志自由,不得造成人身伤害,都是一般性原则,是根本。因为人是独立的个体,有独立的人格。不是某人的私有财产,所以不能以两个人的私事为由,拒绝他人介入评判。
作为旁观者,有能力要去即刻阻止,即使你认为他们之间是家事所引。自身没有能力阻止,也要寻求可以阻止的人进行阻止。如果我们沉默束手,犯罪与暴力会更加恶劣,最终默许和纵容暴力犯罪的持续。
耳边响起《红色恋人》中靳坚定的声音:If I can't live with dignity, I would rather die. 如果我不能活得有尊严,我宁愿死去。我们彼此都要给对方留下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