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效应,根据一个已知的信息去推断一件事情或者在谈价格之前给出一个参考值。比如买薯片的时候看见包装带上写着建议零售价:3元。
归纳法:根绝一系列的事情来进行归纳总结,并用来预测未来发生的事情,这种归纳思考会产生严重后果。归纳法有可能具有诱惑性“人类一直都是成功的,因此我们也将征服未来的挑战”,听起来不错,但我们没有考虑:只有那些幸存到现在的物种才可以这么说,以我们存在的事实来说明将来我们也会存在,这是个严重的思维错误。、
规避损失,现实生活中,我们估计损失要比我们估计受益多得多,这不足为奇,如果你损失100欧元,你消耗的快乐感要大于我送你100欧元让你获得的快乐感。因此,如果你想说明某人,请不要用可能的受益做论据,而要说他这样做可以规避一种可能的损失。人们害怕失去某种东西的想法要比获得某种同等价值的东西的想法强烈。
社会性懈怠,两匹马拉一架马车,效率并非一匹马效率的两倍。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在团队中个人效率无法直接看到,而是与团体融合在一起的,社会性懈怠是一种理性行为:假设使出一半力气就行,又不会引起注意,为什么要使出全力呢?一句话,社会性懈怠是一种我们让自己亏欠所有人的欺骗形式,这一欺骗不是故意的,而是不知不觉发生的。所以,人们在团队里的行为不同于单独一人的时候,可以通过尽可能彰显个人效率,来缓和团队的弊病。
指数增长,一张纸对折50次后的厚度是一亿千米,相当于地球到太阳的距离,我们很容易线性增长,但对于指数增长没感觉。计算倍增的时候,请用数字70除以增长的百分比。比如:物价上涨5%:70/5=14(年),14年后1欧元的价值只剩下一般,对于所有有储蓄的人来说,只都是坏事。
赢家的诅咒,你 愿意为100欧元支付多少钱?我们为什会沦为赢家诅咒的受害者?一方面,由于一种货物的真实价值是不确定的,出价方越多,报价过高的概率就越大。另一方面,因为我们想排挤竞争对手,组织毁灭性报价竞争,不管谁最终成交,肯定都会损失钱财。千万不要参与拍卖,如果无法躲开,那你就确定一个最高价,从中扣除20%支付赢家的诅咒效应。
基本特征谬误,“每个故事都要有人物”,基本特征谬误是指,系统性地高估人的影响,在解释某种东西时低估情景因素。比如,我们认为演讲是反应了演讲者的观点,而没有考虑指派他演讲的教授们。再比如,对弈负面事件,会体现更明显,我们将战争“罪责”归于某人-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希特勒的错,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萨拉热窝的行刺者的错。再有,我们总是先在企业老板身上寻找业务好坏的原因,即便我们知道,领导才能对于经济成功的影响远远小于普遍的经济形势和行业的影响力。我们会看到有趣的现象就是在一个训在危机的行业里,CEO常被撤换,而在朝阳行业里很少发生这类事情。我们听音乐会常常对演奏者和指挥家品头论足,但很少有人谈论作曲家。结论,我们不要忽视情镜。不要多关注人。
错误的因果关系,我们常把相关联的关系认为是因果关系,比如“良好的员工激励会创造更高的企业利润”,果真如此吗,还是说员工们积极性更高,是因为公司经营的那么好。再比如,有仙鹤送子吗?这不过就是个巧合的相互关系,而不是因果关系。还有,用了某洗发水的女性,头发更好,这说明不了因果关系,也许可能是因为浓发的女性喜欢使用能够洗发水。
光环效应,是指让某一个方面照花了眼睛,并由此推及全貌。比如当出身、性别或种族成为主要特征,普照一个人的其他所有特征时,这个效应就会造成不幸。我们会认为长相好的人容易事业有成。但事实不是这样。比如那些在某一行业成功了的首席CEO们,人们就认为他们在任何行业都会成功,哪怕私生活中也必须是模范。再比如广告业擅长用这一点。光环效应挡住我们的视线,让我们看不到真实的特征。我们不要靠某一面的漂亮事件而涵盖认为所有都是好的,要学会多角度,多方面去思考。
替代途径,是指所有同样可能发生但没有发生的事情。例子,一个靠玩俄罗斯轮盘赌的人获得了1000万欧元和一个每天辛勤工作20年的人攒够1000万欧元的人,前者会有五分之一的机会丧命,而后者没有可丧命的替代途径。所有风险从来不是一眼可以看见的,因此,请你时刻考虑你有什么样的替代途径。比起你通过无惊险的平凡途径(比如从事律师、牙医、教练)获得的成功,别拿通过冒险的替代途径获得的成功太当真,蒙田说过:“我的生命充满不幸=这些不幸大多没有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