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传统社会治理如何建立信任?
通过血缘、道德、宗教、霸权,来进行约束;
1. 缺陷
- 血缘:无法后天获得;
- 道德:可执行性差;
- 宗教:太虚幻;
- 霸权:缺乏一定的公允性;
结果:建立的信任不稳定;
二、如何建立稳定的信任?
1. 解决方案:权威的办法
用权威的手段引入第三方背书。
2. 区块链中的使用
采用技术手段提供第三方背书;
3.举例
- 共识:共同制定规则;
- 共治:共同管理系统;
- 共享:以共享数据等方式来建立可靠的信任关系。
4. 当前系统:中心化
中心决定节点,节点必须依赖中心,节点离开中心就无法生存;
5. 优点
效率高;
6. 缺点
可能存在中心节点作恶,比如,太监作恶,皇帝作恶,库吏作恶就会产生信任危机;
三、区块链建立信任的方式
区块链的本质就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原来需要通过银行或者第三方支付才能完成的交易,现在可以通过分布式节点组成的网络来完成。
1. 执行过程
交易的规则制定、系统治理,由各个常委共同执行,同时每个常委都拥有一个账本。
每个交易信息在各个常委验证通过后,由各个常委记入自己的账本中,因此每个账本的记录是一样的。
2. 分析
每个常委都需要记录账本,虽然执行效率低,但是,建立了稳固的信任关系;
区块链之所以可信,是因为有一个相对可信的 “公开的公共账本”。
在相互陌生的用户之间建立了稳固的信任关系,放心大胆地进行交易。
三、区块链的定义
1. 狭义定义
狭义来讲,区块链是一种按照时间顺序,将数据区块以顺序相连的方式组合成的一种链式数据结构,并以密码学方式保证的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的分布式账本。
2. 广义定义
广义来讲,区块链是利用块链式数据结构来验证与存储数据、利用共识算法来生成和更新数据、利用密码学的方式保证数据安全、利用智能合约来编程和操作数据的一种全新的分布式基础架构与计算范式。
3. 本质
区块链本质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如果说区块链就是账本,那么,构成区块链的每一个区块就是账本的每一页,每增加一个区块,账本后面就会增加一页,区块链有多长,账本就有多厚。
这个账本存储在网络中各个节点的手里,而不是统一存储在一个中心节点,并且是任何人都可以看得到的公共账本。
4. 制作
区块就是我们将平时的交易数据打包起来,也可以说是数据区块;
然后,这些数据区块按时间的先后顺序相连起来,组合成一种链式结构存储,这条链就是区块链,区块链也是数据的存储方式。
区块链 = 区块 + 链;
四、区块链的分类
根据区块链中节点的加入和退出是否需要批准,将区块链分为公有链、私有链和联盟链。
1. 节点
解释:节点就是网络的骨干,用来验证和记录交易。
举例:区块链网络中的计算机,包括,手机,矿机,台式机和服务器等。
2. 公有链
- 定义:公开的区块链,所有人都可以作为网络中的一个节点自由加入或退出,节点之间基于共识机制开展工作,是真正意义上的完全的去中心化。
3. 私有链
- 定义:私有链一般用在企业内部,系统的运作规则、节点的读取和修改权限,根据企业的要求进行设定。
4. 联盟链
- 定义:是一种多中心化或者部分去中心化的区块链,共识机制受某些指定节点控制,一般是若干机构联合发起,比如行业内部,它介于公有链和私有链之间,间距部分去中心化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