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朗读者》,一个人,一段文,还原电视的初心,让人回忆最初读纸质书的情感。
那时候的人们还不浮躁,还不焦灼,还可以在文字中静心,还可以在朗读中沉浸,还没有被信息爆炸的社会绷得很紧,还没有被碎片化时代失去文字的耐心。
“一样是明月,一样是隔山灯火, 满天的星,只有人不见,梦似的挂起。”——林徽因《别丢掉》
当96岁的许渊冲老先生讲到自己翻译的第一首诗,是因为喜欢女同学而依旧会露出调皮的笑容,当他谈到自己热爱的翻译事业时依旧滔滔不绝,当他现场朗诵林徽因《别丢掉》,动情处依旧热泪盈眶,你一定也能体会到人生最终不是活了多少日子,而是拥有过多少回忆。
“只要你是一个正直的人,不管你做什么行业,你都是我的好孩子。” ——柳传志写给儿子的信
当柳传志朗读自己写给儿子结婚祝福的信件,他想到了自己的父亲对自己的忠言,感受到父子间的温暖责任,父亲的这句话,让他直面任何环境坦荡应对,也更多给予儿子同样的寄托期待,你一定也能从字里行间体会到父亲在子女一生里如山的依靠如灯的照耀。
“我愿意是激流,是山里的小河,在崎岖的路上,在岩石上经过。” ——裴多菲《我愿是激流》
当乔榛挽起自己共同携手经历过七次生死仍然不离不弃的妻子,俩人一起朗读裴多菲的这首《我愿是激流》,他们似乎已经是活成了对方生命另一半的彼此,你一定也能从他们慈祥的皱纹蹒跚的步履中感受到岁月刻下的爱情和看破生死的从容。
“如果看到自己追求的美好破灭为一摊零碎的瓦砾,也不说放弃。” ——吉卜林《如果》
当放弃医院院长职位而建立第一所艾滋病学校的郭小平,看到亲自教育出来的第一批孩子已经考入大学,抱着扑进他怀里的艾滋病孤儿娃娃说不哭不哭,和这群朝夕相处的孩子朗诵吉卜林的《如果》,你会感受到他的满刻人生大爱的一生没有任何说要放弃的遗憾。
“泥泞诞生了跋涉者,它给忍辱负重者以光明和力量,给苦难者以和平和勇气。” ——迟子建《泥泞》
当从耶鲁大学毕业的秦玥飞放弃国外的大好前景,和几个同样一流大学毕业的少年回到中国农村,这些热血少年把知识智慧贡献在祖国最需要的基层农村,他们朗读着迟子建《泥泞》,你会发现他们早已在泥泞里不怕吃苦,成就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谱写一曲青春无悔的乐章。
“自己不倒,啥都能过去;自己倒了,谁也扶不起你。” ——倪萍《姥姥语录》
当倪萍一边自黑自嘲着自己不再青春的形象,一边回忆起十几年来照顾儿子的过往,她不再是家喻户晓的明星,不再是美艳明亮的女神,她只是个母亲,一个希望孩子健康快乐的母亲,一个卸下明星包袱为了挣钱为了生活质朴善良的母亲,你会发现她早已活成了《姥姥语录》里每个女人应该经历的人生。
一个人,一段文。无声的文字,有声的倾诉。
愿做自己人生的朗读者,读清风明月,思别样情怀。
作者 | 影秋千
公众号 | 影秋千 (yqq_caoy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