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是一个很欢快的早上,老公给我煮了鸡蛋和面。一条短信打破了这样安静欢乐的早上,我们的一位高中同学得了尿毒症,正躺在医院里透析,他想了解一下现在这种状况是否还能买保险,他没有保险。
这也许就是人在无望时明知道答案却还是要试试的心态,如今实名制已经普遍实行,医疗网络和保险网络是相同的,只要输入身份证号码 就可以查询得到我们的医疗记录。
作为寿险规划师的老公明显被这条信息冲击到,面色凝重。他在开车的时候让我查和尿毒症相关的各种信息,特别是关于以后的医疗费用,我们心里都清楚,同学是家里的顶梁柱,家里的小公主还不到一岁,还有房贷没有结清,他才三十出头,以后的日子还很长,对于这样的家庭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
老公说,今年年初的时候,曾经给同学设计了一套寿险的方案,同学觉得最近手头有点紧,就暂时搁浅了。没想到半年后就传来这样的消息。老公很后悔当时应该坚持一下让他买下这份保险,一份五十万赔付金的保单至少会让这个家庭在短时间内喘口气。
可是世上没有后悔药。
对于保险,由于业内的混乱和人们的认知不同,造成了买保险的就是个骗子这样的共识还是普遍存在的。可是保险的杠杆作用还是会让我们在遭遇不幸时会有一份不至于穷尽所有家底的补偿。
可以这样算一笔账,我的同学今年三十岁,他之前做快递员,差不多每个月按5000元工资来算,一年收入6万元,得了这种病后基本不能从事体力劳动和多累的脑力劳动。他一年要损失掉6万块,十年60万,二十年120万,三十年180万,这些他可以给家里带来的收入没有了。
而且他治病还需要花钱,日常生活,抚养孩子这些都需要有支出。
我们对于保险的赔付心理预期又是多少呢?当然是越多越好,可是看看我们已经买过的保险,赔付会在多少钱呢?和我们的心里预期差了多少?是不是需要再补充呢?
老话说的好,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有人说,很多保险保上了出事也不赔。是的,所以我们在买的时候要擦亮眼睛,仔细研究免责条款,并且对于自己的过往病史要做到详尽告知,特别是用身份证做的各种体检和检查。
不要在一些大妈手里买保险,不要听他们说这份保险如何能赚钱,能赚到钱的保险基本保障的作用就会减弱,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买保险买的是保障,不是理财。
建议选择一些成立时间较长的保险公司购买保险,为什么呢?就按人的平均寿命是60来说,当然实际肯定比这高,只有经历过一个理赔周期的保险公司我们才能够判断出它是否靠谱,所以买保险时尝试着去寻找一些成立超过六十年以上的保险公司吧。
建议买量身定制的保险方案,每个人的经济状况和需求不同,不可能一份人寿保险适合所有的人。按需购买也是最符合经济学发展规律的,简单解释一下,图片盗用,但可以说明问题。
AD1,AD2代表我们不同人的不同需求,SRAS代表一份固定价格的保单,也就是固定赔付额。当发生赔付时,AD1得到的赔付额能满足他Y*的需求,AD2得到同样的赔付却能满足它Y2的需求,一份价格相同的保单不同的人获得的赔付需求是不同的,所以,万能险真的万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