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茫时就该读书。我说真的,因为你一定会从书中找到与你有同样感受的人,并且能从他的经验得到一些启发,让你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然后背上行囊继续上路。

我还记得初三的自己,像一个知道疲倦的机器人,下课吃饭午休的时间都在尽可能地做题。就连班主任到教室查看午休情况时也会用书拍我的头:“睡觉。”那时候,我很迷茫。我相信自己能够上我们那最好的高中,再拼一把也能进入精英班。但是我的梦想非常遥远,而我现在所做的一切远远不够。我目前的目标是进入一中,但大学呢?我想都不敢去想那个学校。
我现在就是喜欢的不敢想,不喜欢的不想要。所以对于大学,我没有目标。对于这样的自己,我害怕。
一个没有目标的人,将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一个有短期且明确目标的人,将生活在社会中层阶段;一个有长远且明确目标的人,将生活在社会最上层。
星期五回到家,随手拿起一本平时没时间看的《初中生刊》。第一篇文章的题目是《太阳尚远,但必有太阳》
“梦想之所以可贵,正在于它的孤独。就像那稍纵即逝的夕阳,因那一刹那的展现而美得不可方物。梦想之所以存在,在于它实现时的耀眼。即使不被理解,不被肯定,但实现后的满足与成就依然值得奋不顾身。
既然是属于自己一个人的东西,哪怕千山万水,哪怕岁月迢迢,也不放弃。
太阳尚远,但必有太阳 。”
当我看到这些话时,它们像划破黑暗的一束微光。我把它们读了一遍又一遍,反复地思考。最后,它们把我从迷雾中拉出来。
之后班主任要求每个同学把座右铭和中考目标分贴在课桌上。于是我欢喜地把心底的那一束微光写了上去。
“太阳尚远,但必有太阳。”
在离中考的最后一个月中,我还是一样的努力。唯一不同的是,我是快乐的。即使每天的试卷怎么也写不完,理科题目再怎么刷也总有不会的,文科知识再怎么熟也总要反复背,太阳公公也从不放假,慈祥地看着我们不停地抹汗。
我在温度越来越高、时间越来越紧、作业越来越多、压力越来越大的日子里,煎熬并快乐着。
因为我知道,遥远的梦想需要巨大的努力,而我现在能做的,只有奋不顾身地跑向它。哪怕千山万水,哪怕岁月迢迢。
犹如凤凰涅槃。
离我的中考过去已经一年了,现在仍非常怀念。那时候的自己就像泰戈尔所说的:“承受心跳的负荷和呼吸的累赘,乐此不疲。”
初中同学给我发短信,说高中压力大,她一直用我初中时的座右铭激励自己。原来不只是我自己一个人能被文字打动。现在的我也会迷茫、彷徨,但总能从书中得到启发。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在前行的路上总会经历一些迷茫,有人会自己找到方向并记录下来,也有人能从他们的记录中偶遇知己,发现原来这条路上也会有与自己相同感受的人在。然后从他们的文字中吸取勇气,坚定信念,继续前行。
迷茫了,就去读本好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