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留在记忆中的儿时岁月025-01-04

退休后,有了更多的时间思考自己的前半生,尤其是2020年1月25日年三十,一个叫新冠肺炎的传染病在全球肆虐,防疫的措施就是居家隔离。宅在家里静下心来看书、学习、写文章,就特别想写一些自己的前半生。母亲32岁时生下了我,兄弟姐妹中排行老四,上有两个姐姐一个哥哥,估计父母是想再要一个儿子,结果生下了一个三姑娘。记得母亲在我小的时候经常和我说,让我父亲从他当时工作的东园公社找一户人家,但直到母亲满月也没有找到,只好把我养大。我出生于1959年12月26日,至于具体时辰因为父母都已去世,就不得而知了。为此还经常后悔没有在父母在世时询问和了解,成为了永远的迷和遗憾。不像我的丈夫那样幸福,退休后能每天到父母家走一圈,既能对父母尽孝心,还能享受天伦之乐,闲暇时还能向父母了解自己小时候的一些事情。对此我又羡慕,又嫉妒,觉得有父母在自己永远是孩子、永远能叫一声妈和爸。那一刻的幸福只有失去了父母的人才能感受到心的疼。当我坐下来写自己孩提时代的事情时,眼前一片模糊,只剩下连不起来的片段。留下来最早的一张照片是14岁时和堂妹合拍的一张黑白照。据二姐说我们家过去的老照片都在文革时被烧了,因此对自己小时候的长相、穿着、性格、糗事、有趣的事,几乎一无所知,人生的这一段成了永久的空白。我的乳名是和大姐、二姐的乳名挨着叫的,但是我的学名却是和大姐、二姐没有关联,一直以来我很困惑,为什么大姐、二姐、哥哥、弟弟的名字都是顺着起的,只有我是例外,在写这篇短文的时候和二姐了解了一下,二姐说、;我入小学的时候正好姥爷来了,是姥爷主动要求给我起名,姥爷告诉姥姥说给老三起一个和大姐二姐不一样的名字,希望将来有一个不一样的人生。得知我的名字的由来,既解决了我内心的困惑,也特别高兴,原来姥爷和妈妈对我寄予了厚望。能够记着的就是出生于内蒙古包头近郊一个美丽的山村。我的心目中家乡是美好的。每当想起我的出生地,当年背诵过的唐代著名山水田园派诗人孟浩然的一首诗就会跃看入我的眼前: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贤。开轩场面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节,还来就菊花。”在我心中家乡的那副画面就是人间仙境,在我的记忆中永远是清晰的、可亲的、美好的。阿都赖蒙语的意思是饮马的地方。全村70多户人家,300多口人,大部分都是蒙古族。我小的时候听父亲说大约有七八户人家是在60年代因为困难移居到本村的外来人口,都是汉族。小时候留在我记忆中的片段记忆都是幸福的美好的回忆。例如,人的味觉记忆十分强大,我在想自己为什么一直很喜欢吃水果,因为从小和苹果、李子、葡萄、杏有不解之缘。依稀记着我家门前的那片种着李子、杏和葡萄等的果园,对姥爷的记忆也仅存他驾着毛驴车送水果的样子,直到现在梦中经常出现的也是这样的场景,估计是它们已经深深镌刻在我的头脑中了。              出生时的老屋子在我的记忆当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听我父亲说,老屋子是爷爷在1924年建的。也就是我的父亲出生的那一年。根据我的记忆,我的爷爷弟兄俩,房子是我的爷爷和他的哥哥共同建的,共盖了三间房,东边一间,中间一间,西边有半间房子。院子在我的记忆当中很大很大。上院是一排正房,下院是一排粮房,大门是一个又高又大的原木门。大约在我四五岁的记忆当中,我们家的大院子有上院和下院组成,上院到下院用灰色的砖垒着5层台阶儿,台阶两侧各放着一只灰色的石狮子,每天负责清扫大院儿的是我的叔叔。大约是文化大革命之后,两侧的石狮子不见了。    大院里一共有10个孩子,我家兄弟姐妹5个,我的叔叔家5个,加上我的叔伯爷爷,后来不知什么时候,我的表哥和表嫂以及他的两个孩子一起住在了院子的西箱房。回忆起在大院里生活的日子,记忆当中都是美好和快乐的,每当想起童年都是值得怀念的人和事,都是美好的记忆。1977年我们家盖了新房子,1978年父母搬到了新房子里居住,那时的我已经离家在外求学了。回想起儿时的生活和事情最让我遗憾的是8岁之前的许多事情在我的记忆中一片模糊,应该在父母在世时多多和他们聊一下。还有就是出生的生辰八字再也不可能知道了。母亲做的各种饭的味道,永远留在了味觉里,成为美食的代名词。妈妈做的烩菜锅贴、做的油炸糕、做的玉米面饼子,蒸的馒头、面条,焖面、包的饺子成为家乡的回忆、儿时的记忆。在今天物质产品极大丰富,但是任何高级糕点也取代不了母亲每年  八        月十五亲手制作的手工月饼。父亲做饭的手艺也十分高,他做的千层饼,在之后的岁月里,无论在哪个饭店要的各种烙饼,都没有吃出父亲做的千层饼的味道。有时我在想,是父母做饭的手艺好、还是那是的粮食纯天然无污染好吃,是忘不了父母的美食还是放不下对父母的感情?亦或是其他?    我虽然是个女孩子,但是性格中有男孩子的气质。性子直,敢说敢为,贪玩、好动,不服父母的管 ,反叛的意识强。儿时两个姐姐不玩的东西,我都喜欢和男孩子们同玩。抽陀螺、弹蛋儿、打钢、扇三角、溜冰、跳绳、下军旗、 玩挑起,游泳、爬山等,无所不能,尤其是爬山是我的最爱,我自喻为山的女儿。还喜欢写山与人生的文章。        2021年10月20日上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九七一年分县前,柳林本来是离石县的一个镇。它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商贾云集、物贸发达,有明的沧桑、清的繁华,...
    81e870891199阅读 12,528评论 0 1
  • 国庆节,你去看人山人海了吗?我没有,我从来都没有在国庆的时候出过门儿。自从知道,有许多的朋友在国庆节出游被堵在道上...
    春雪ChunXue阅读 532评论 0 12
  • 这是秋天里晒满庄稼的老房子,已经在四年前因为建社区拆除了,为此,我伤感了好长时间。因为它承载了我们家近半个...
    清泉明月T_T阅读 234评论 0 1
  • 时光匆匆,转瞬间我们离开校园已是多年以后。自那年毕业以后就一直没回去过曾经的校园,对母校的记忆也越来越模糊。时常在...
    一点书香气阅读 322评论 0 2
  • 文/周兰萍 记忆中饶城的山鸡腿,饶城师院的汤粉,炸红薯粉丸子,糖醋排骨,肉末茄子,以及饶城白鸥园的鸡爪百吃不厌,人...
    3acc31e6b8fd阅读 965评论 1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