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性能指标:速率、带宽、吞吐量、时延、时延带宽积、RTT、利用率

知识结构思维导图



1.速率:即数据率或称数据传输率或比特率

比特 1/0位

连接在计算机网络上的主机在数字信道上传递数据位数的速率

单位是b/s, kb/s, Mb/s, Gb/s, Tb/s

1) 速率:

千 1kb/s=1000b/s

兆 1Mb/s=1000kb/s

吉 1Gb/s=1000Mb/s

太 1Tb/s=1000Gb/s

存储容量:1Byte(字节)=8bit(比特)

1KB=1024B=1024*8b

1MB=1024KB

1GB=1024MB

1TB=1024GB

2.带宽

1)“带宽”原本指某个信号具有的频带宽度,即最高频率与最低频率之差,单位是赫兹。

2)计算机网络中,带宽用来表示网络的通信线路传送数据的能力,通常指单位时间内从网络中的某一点到另一点所能通过的“最高数据率”。单位是“比特每秒”,b/s, kb/s, Mb/s, Gb/s, 网络设备所支持的最高速度

3.吞吐量

表示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或信道、接口)的数据量。

吞吐量受网络的带宽或网络的额定速率的限制。

4.时延

指数据(报文/分组/比特流)从网络(或链路)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也叫迟延或延迟。单位是s。

1) 发送时延(传输时延)=数据长度/信道带宽 (高速链路:提高信道带宽)

2) 传播时延=信道长度/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

3) 排队时延:等待输出/入链路可用

4) 处理时延:检错找出口

5.时延带宽积:时延带宽积=传播时延X带宽

时延带宽积又称为以比特为单位的链路长度。即“某段链路现在有多少比特。”

6.往返时延RTT

从发送方发送数据开始,到发送方收到接收方的确认总共经历的时延。

RTT越大,在收到确认之前,可以发送的数据越多。

RTT包括:往返传播时延=传播时延*2、末端处理时间

7.利用率

1)信道利用率:有数据通过时间/(有+无)数据通过总时间

2)网络利用率:信道利用率加权平均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本文内容 1 速率 速率即数据率或称数据传输率或比特率。单位是b/s,kb/s,Mb/s,Gb/s,Tb/s。比特...
    HRADPX阅读 1,661评论 0 4
  • 1.速率/比特率/数据率 传送数据的速率 单位:b/s 、bps、Kbps、Mbps、 2.带宽 表示网络的通信线...
    Picasso54阅读 1,368评论 0 0
  • 概述 1.1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中的作用 21世纪的一些重要特征就是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 “三网”即电信网络、有...
    Jorunk阅读 1,410评论 0 1
  • 1.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路主要是由一些通用的、可编程的硬件组成,而这些硬件并非专本用来实现某一目的(传送数据或视...
    brilliant_595f阅读 2,972评论 0 0
  • 一、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中的作用 网络分为: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计算机网络 网络向用户提供的功能:①连通性(用...
    dmmy大印阅读 1,673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