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在读一本叫做《裸体午餐》的书,这本书显然跟中国文化没有什么关系,但使我有兴趣探究中国历史上吸食鸦片的历史。这是一段非常隐秘的历史,我想大部分人对此的了解可能很难超过「虎门销烟」这一历史事件,即便是这个事件,在许多人的理解中也是被严重曲解的。但在我看来,了解这一主题对于讨论当今世界的毒品贩卖和吸食文化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吸食鸦片」这个主题显然不符合「中国传统文化」这一要求,但是在这一探究中我试图阅读一些类似「古籍」的东西,我在这方面显然严重缺乏专业性,但是不失为一个有趣的尝试。这就是我选择这本古书的原因。
鸦片简介与传入中国的历史
鸦片是从一种原产南欧到⻄亚一带,为罂粟未成熟的果割开后,渗出之白色汁液干燥凝固而得。鸦片分为生鸦片和熟鸦片。生鸦片呈褐色,有刺激性气味,味苦。生鸦片中含有各种生物碱。大约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吗啡类生物碱,其中又包括三种成分,吗啡(10%-14%),可待因(1%-3%),蒂巴因(0.2%);第二类为罂粟碱类生物碱;第三类是盐酸那可汀类生物碱。其中最为人所知的便是吗啡,其作用于中枢神经与平滑肌,能改变神经对痛的感受性与反应性,功效为止痛。二战时期,各国大量使用吗啡皮下注射剂作为镇痛剂。其实,吗啡和各种鸦片类药物,只要严格控制用量,并不会产生直接产生成瘾。但是有许多士兵在战后却沦为吸毒者,其中更大的是社会原因。
许多著名的毒品,例如海洛因、吗啡、美沙酮等都属于鸦片类药物,作用大体上都是利用吗啡类生物碱达到止痛效果,有药物依赖性。其中还分为天然鸦片剂也就是今天的主题即清代末期人们吸食的鸦片,而合成鸦片剂则是用罂粟提取物合成或者完全依靠化学合成,其中最著名的便是海洛因,将醋酸同烘干后罂粟汁掺和在一起便可以得到海洛因。其最初被作为儿童止咳药被发明,有趣的是,其发明者菲利柯斯·霍夫曼也发明了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药物阿司匹林。
鸦片大约在唐朝传入印度,很早就被希腊⼈、阿拉伯人、印度人用于缓解疲劳,但服用方法是吞服。而中国的鸦片与罂粟,都是在唐初由阿拉伯商人朝贡献给中国皇帝而逐渐流传开来的。由于生鸦片味苦且直接吞服作用效果很小且很慢,因此由唐至明的600余年间,鸦片都仅用于药物,且并未广泛使用。明朝时期,宫廷弥漫着奢侈、纵欲的风气,此时食用鸦片的行为开始变得广泛。从此,吃鸦片由宫廷扩散到民间,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阶层。
但是吸食鸦片的真正流行始于清朝,主要的原因是吸食方法的传入。按照《青煙錄》中的说法,烟枪最早是在岭南两广地区出现,由水烟枪改造而来。吸食者数目在清朝中期快速增加。
《青煙錄》简介与阅读
《青煙錄》成书于嘉庆⼗年,作者为王訢,主要记述中国各种香文化和茶文化。而最后一卷叫《食烟考》,讲述乾隆末年中国各地吸食烟草的状况。这本书的内容我在谷歌图书上找到,由设在哈佛校园内的「哈佛燕京图书馆」收藏并扫描。网络上找不到文字版,因此我只能对照扫描版图片,试图阅读原文,也许会有很多谬误,请忽略……
「食烟考」 (火烟 水烟 鼻烟 鸦片烟)
食烟始于明之末季。相传自吕宋入中国。国初时食者犹少,近百年以来,人皆食烟。烟遂为日用常品,按烟草名也。……(跳过讲普通烟草的部分)近时乃有鸦片烟,与诸烟用法迥不类,亦自西洋来,岭南人多食之,其器用竹,长如横吹 (笛)而粗,两头以铜饰之,其中近上处凿一孔,烟碗直插其上,碗用泥,⼤如指顶,而其中仅容⽶粒许,筒中⽤用棕榈毛胆之,以防烟烬突出。烟如膏,置⼩银器中。⻝时用灯,宜洁净,或洋颇黎(玻璃),或广锡为之,燃以清油。开灯于中,两旁各设枕席,食必二人,人据一枕, 就灯上,卧食之。
阅读感想:阅读体验非常糟糕,我本想找些描写民间吸食鸦片的状况相关的文字,没想到作者完全没有记述,只记述了器具及方法,对于传入的历史也记载的不很细致,由于找不到任何关于这位作者(王訢)的质量,我还浪费了许多时间读了这本书的自序,写的十分糟糕,全是废话,讲的都是什么「别人说我是一个静雅之士,而我本人blahblah..」。
清朝后的吸食情况
「其实在鸦片战争前,大清政府就痛恨鸦片,是世界上最早对鸦片采取禁绝政策的国家之一。但大清的禁烟政策这并非完全出于国民身体健康的因素考虑,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鸦片贸易导致我国白银外流,政府受不了。最初大清高层对鸦片问题的解决办法有两种主张:一种是林则徐为代表严禁派,主张雷厉风行手段严禁鸦片贸易与吸食鸦片;一种是以许乃济为代表的弛禁派,主张鸦片贸易合法化,这一可以正规征收关税,并准许国内种植鸦片,以对抗进口。」
「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开放了五个通商口岸,鸦片贸易继续。更有意思的是,当年严禁鸦片的大清政府,也开始在国内推行鸦片也合法化了。历史发展似乎就是按照当时许乃济的主张进行的,国内的罂粟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熬制出的鸦片制成土烟,供国民吸食,工艺与质量也稳步提高,还出现了一些驰名海内的国产烟土品牌。 」
从数据上看来,二次鸦片战争后,吸食鸦片的人群数量逐步增加,不仅进口没有减少,反而促进了国内鸦片产量增加,这一状况直到1949年建国后才逐步改善。
「此时,再想想战前弛禁派代表许乃济,当初被骂得狗血喷头,被贬官后郁郁而终,今天依然被广大爱国者骂为汉奸。然而他当初恰恰是对中国社会看得最透的人,他的建议在后来的历史发展中都成为了现实,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历史的讽刺。更讽刺的是,当初痛陈鸦片危害的禁烟英雄林则徐,此时也呼吁支持国货,直言“所恨者内地之嗜洋烟而不嗜土烟”。据说当时的“云土”还在其外包装上印有林则徐的头像作为广告,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从民族英雄到“汉奸言论”,仅仅不到十年,太尴尬了。但我们绝不会给林则徐扣上汉奸的帽子,因为大局需要他是个民族英雄。」
参考目录:
1、维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
2、蘇智良:《中國毒品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3、張百慶:吸毒與賣淫──近代中國市民社會一瞥
4、知乎回答:鸦片在清朝是怎样流行起来的? - 知乎 by 秋原
5、黄丹:1840 年以前清代制作、 私贩、买食鸦片罪的法制研究
6、青煙錄,清·王訢
7、南史君:「近代史上,国货第一次战胜洋货的商品竟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