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终于了了一件“心事”。
每学期一次的半日沉浸式教研活动,终于在今天上午结束了。结束并不代表着懈怠,这星期更加关注的一些东西以后会进行常态化关注。
这次准备半日活动的过程有几点感触特别深刻:
1.慢慢治好拖延症。今天的这堂课,我写完教案、做完PPT的最终时间是凌晨1点。之前的几天,没找到合适的课很焦虑,上完课效果不好很焦虑,每天事情太多很焦虑。有时候拖延是因为抖音、小红书、淘宝等娱乐app影响了工作的进程,有时候拖延可能是因为自己的“完美主义”,想把每件事做好,但是能力有限。
拖延症患者需要自救了……有想法,有点子,立刻行动或记录下来;放下完美主义的包袱,完成比完美更重要,我不可能把每件事都做的很好,但是只要我尽心尽力,不辜负自己就好。
2.不懂就问,没什么大不了。我经常跟我们班孩子说,遇到什么不懂的事情可以来问老师,这没什么大不了。但是作为老师的我好像并没有真正这样做。我有时候就觉得,能自己做好的,多花点时间就可以找到答案的东西,为什么一定要去问别人,去打扰别人呢?别人可能也有自己的事情需要忙。所以一般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我可能都不会主动去问别人。但经历了昨天的一次有效沟通,我豁然开朗:有时候,多问问,可能就会少走很多弯路;有时候,多问问,真的会打开新思路;有时候,多问问,真的可以解开心结。
不懂就问,没什么大不了,我本就是个刚工作一年半的新手教师,我需要学习的东西必然有很多很多,放下所谓的“面子”,做个“会问会思会行”的老师吧。
今日份感动:
下午孩子们刚起床,我坐在生活区的椅子上和一个小朋友聊天,知行就拿着梳子来帮我梳头(我的发型并不乱),他小心地把我头发右边的碎毛用梳子轻轻地梳到了左边,类似三七分……其他孩子见我没有排斥,便也开始帮我进行一系列的按摩、捶背、捏腿等“服务”,说实话,还挺舒服的呢~耳边咯吱咯吱的笑声不断,但我却一点儿也不觉得吵闹和厌烦,或许也是因为石头落地了吧!
三月的最后一天,丢下烦恼,卸下防备,满心欢喜地迎接充满未知和神秘的4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