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这是你行驶自由以及获得自由的证据,也是你按照自我方针生活的标记。”
这是《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里哲人对青年说的话。
哲人和青年,就像本书的两名作者:哲学家岸见一郎和自由作家古贺史健。
书里不断向哲人发起一串串追问的青年,正是曾经被各种现实烦恼牢牢缠绕的古贺。
在无意中邂逅了岸见先生有关阿德勒心理学的著作后,古贺头脑中的原始世界观受到了撞击,他想“改变自己的一生”,渴望获得幸福。
于是,他开始拼命研读阿德勒的思想,寻找机会去拜见岸见。
就像书中那个愤世嫉俗的青年,从一开始的质疑挑战、半信半疑,到最后拥有改变的“勇气”,这个过程并不简单。
全书采用了对话体的形式,用哲人对一个个挑衅问题的真切回答,真实的展现了一个人在经历大脑升级时所需的一整套完整流程:震惊、质疑、死守、坚持、挣扎、承认、面对......直到观念的重新塑造。
人真的可以摆脱过去的创伤吗?
我们要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中?
人际关系的王牌在哪里?
人生最大的谎言是什么?
为什么我们没有改变的勇气?
这些对人生的终极提问,我不知道你有没有自己的答案。
只是在阅读的恍惚间,我常常也会误以为自己就是那个疑惑少年,并不由自主的停下来反问自己。
下面我按照自己的逻辑将书的精华内容转述给你,或许看完了也会引发你不一样的思考。
一、一切烦恼都来自于人际关系
这是全书的逻辑起点,也是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核心思想。
网络上曾有个段子说:人生烦恼只有三种,没钱没朋友没人爱。
虽是玩笑,但恰巧对应了阿德勒思想里人生要面对的三大课题:工作、交友和爱。
人从生存、成人到成家,在解决这几个课题的过程中,无一例外,都要被不同的人际关系所羁绊。
由浅入深,烦恼也由此产生。
理论上说,如果想要根除烦恼,只要一个人在宇宙生存。但那实属不能。
一是现实当中的不可能,二是每个人的存在都是以他人的存在为前提。如果浩瀚宇宙只有了你一人,那么连“存在”的概念都不会产生。
正如黑借白而存,光经影而生。
作为社会性的存在,一个人要想消除烦恼,处理好人际关系才是终极药方。
二、人际关系的矛盾产生于“你我不分”
阿德勒认为:“一切人际关系的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
比如父母强迫孩子学习。
“要不要学习”这是孩子的课题。如果父母无视孩子的意愿而强迫其“学习”,就是干涉了孩子的课题。
所以,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中的第一步是:课题分离。把“你”“我”各自的课题区分开。
而用什么标准进行区分呢?
特别是对爱课题下的亲密关系,我们该如何把握好冷与热的边界呢?
书中提出用“这个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由谁来承担”的标准来衡量。
如果孩子选择“不学习”,由此产生成绩不好、无法毕业,最终可能找不到工作等这些后果,最终的承担者不是父母,而是孩子。
那么,学习,就是孩子的课题。
而父母的可以做的是“随时准备给予孩子帮助”。既不是到孩子的地盘上指点江山,也不是不闻不问的放任不管。
记得美国基督教神学家写的《宁静祷文》里有段名言是这么说的:
神啊,请赐予我宁静,好让我能接受,我无法改变的事情;
请赐予我勇气,好让我能改变,我能去改变的事情;
请赐予我睿智,好让我能区别,以上这两者的不同。
而课题分离就是这里的智慧。
别人的课题,我们无法改变,只有放手,烦恼才能飞走;自己的课题,我们要有勇气,紧抓牢握,幸福才会来敲门。
三、阻挡我们改变的是“被讨厌的勇气”
有了勇气,我们就能改变。
这听起来是多么鸡汤的一句话!
不能辞职去干自己喜欢的工作,因为我没有具备岗位所需的能力;无法克服社交恐惧去和朋友相处,因为看见人多我就全脸出红疹。
貌似正是缺了能力、有了生理病症,存在这样那样的原因,才成就了我们现在的模样。而只有练就更强的能力,治愈了身体,等待万事俱备,我们才能拥有“勇气”的东风。
这,是大部分人的逻辑。
如果你对佛洛依德的精神创伤理论略知一二,你还可能还会用原生家庭、童年记忆来增强结论的真实可信。
但阿德勒心理学并不这样认为。
他提出,用各种原因解释事物的“决定论”不仅没有太多意义,反而会让我们从过去已成的定局,推导出现在无法改变的错误结论。
他用截然相反的“目的论”去重塑我们的逻辑。
即:我们是因为有了“不想辞职、不想到外面去”的目的,才制造出了缺乏相应能力、不安情绪的理由。
也许是因为不辞职更有安全感、不到外面更能吸引家人独一无二的关注,我们总是编制出各种“人生谎言”来逃避现实。
人们常常下定决心的是“不改变”,而不是改变。
那又是什么让我们即使遭受内心煎熬,也依然甘愿维护“不改变”的目的?
答案是:勇气的缺乏。
人类天生有“追求优越性“的普遍欲求,为了获得满足,大部分人都用“他人”,而不是“理想的自己”进行比较。
错误的参照体系,加之不可避免的跌倒,带来的是自卑感。
因为害怕,所以不敢爬起。
又因为把跌倒错误的解释成了失败的人生,所以用“目的论”拼命为自己的伤疤进行掩盖,找寻借口。
正常的自卑感演变成了长期存在的“自卑情结”。
丢失了“勇气”这个上方宝剑,只能用谎言闯荡江湖。如同庞氏骗局,一环扣一环,陷入了无限死循环。
四、重获勇气是解开人生谜团的钥匙
阿德勒心理学是“勇气的心理学”。
是教你如何克服内心害怕,运用勇气去获得幸福的实用心理学。
也许你还是会心生羡慕,仰望那些看起来自信满满,物资丰厚,勇气爆棚的人。
阿德勒告诉你:不要紧。重要的不在于被给予什么,而是如何使用被给予的东西。
天生“拥有”什么牌不关键,我教你如何“使用”手脑来打出一手幸福之牌。
怎么做?
我们常常误以为,自己是现实条件中的困兽,殊不知思维才是围困我们的最大束缚。
第一步,我们需要对思维进行解放。
人生不是比赛。与你发生连接的别人是合作伙伴,不是竞争对手。
没有了所谓的对手,错误就不再代表失败,摘下了胜负的眼镜,我们才能接纳自己。接纳了自己才面对得了现实。
而面对了现实,一切改变皆有了万种可能。
第二步,建立“共同体感觉”。
还记得我们最初说的”一切烦恼都来源于人际关系”么?
问题从哪里来,还得回到哪里去。
阿德勒认为:人际关系的最终目的是获得“共同体“的感觉,这也是我们追求人生终极幸福感的方向。
“共同体”的感觉,是“我能感受到广阔天地中都有自己位置”的感觉。
也是我们常说的存在感和价值感。
通常来说,我们会用社会头衔、身份名片与存在感和价值感联系起来。比如:学生、老板、丈夫的社会属性让我们知道“我是谁”。
同时,我们还会在不同身份之间建立某种价值转换。比如,总监的价值会高于普通员工;富翁的价值又要超过一穷二白的农民。
但阿德勒称,这是谬误。
假如那样的话,退了休、身患残疾的人就谈不上存在感和价值感。因为他们身上既没有可以体现价值的标签,也无法为社会财富做出具体“有用”的贡献。
任何人都可能遭遇意外,人生终到老有所依的一天。
所以,我们在做价值判断时,应该用“存在”标准,而不是“行为”标准去看待他人。
阿德勒说:“只要存在着,就有价值。对于“存在”本身就要表示感谢。”
重新定义了价值,接着还需要通过“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去获得更强的体验。
这里的“他者信赖”指的是:
一种无条件信赖他人的相信。不是“如果你在我这有了信用,我才给你信任”的有条件信赖。
也许你会发出疑问:这不等于傻么?要是别人背叛我了怎么办?
就像博弈论里经典的囚徒困境。
如果没有先冒风险信任对方的第一次,那么你永远都不可能和任何人建立深厚的关系。
拿出刚刚建立的“勇气”,大胆相信别人。
遭到背叛,悲伤来时尽管悲伤就好。为了逃避悲伤,你的内心永远也不会有可以依靠的肩膀。
而“他者贡献”则是说:
通过劳动来参与到社会分工中,去为别人做贡献。
看到这你也许又会惊呼:这不就是牺牲自己么?你,又狭隘了。
在阿德勒看来,牺牲这个词,有把别人看做“敌人”的隐喻。
因为这里体现了:给别人做贡献=我失去了利益的竞争思维。而假如我们把别人看做伙伴,是不会产生这种排斥感的。
比如:妈妈扫地,她思考的应该是她为家人做了什么?
也许是觉得扫地很有趣,又或者愿意让家人生活在干净整洁的环境中。但绝不会是“为什么只有我干?别人都不来帮我?”之类的怨言。
正所谓“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不怀疑心去测他人用意。
看完整本书,想起几年前,一个好朋友对我倾诉感情的画面。
当时她和男朋友很要好,关系粘稠的如胶似漆。别人看了都很羡慕,但她却跟我说感觉不到爱。
我问:“为什么?”
她说:“距离太近,关系太深。相互包裹得没有自由。”
是的。只有当人能够感觉到“无拘无束做自己”的自由时,才能感受到爱。而爱,则可以让人获得幸福。这是自由和幸福的关系。
自由,是一种勇气的选择。
有了不惧怕被人讨厌的勇气,丢掉别人的期许和认可,才能重回自己人生的赛道。
在这个自由的跑道上,也许你会迷失,但只要带着“他人贡献”的指南针,无论你做什么都不会偏航。
也许你会着急,看不到自己遥望的未来,但只要把眼光聚焦到“此时此刻”,你就会发现认真活在当下的人,既看不到过去也看不到未来。
也许你会不甘,无法接受“不特别优秀”的现在,但只要没有借此为自己的“懒惰”寻求心安理得,你就会明白拥有“甘于平凡”的勇气,本身已是一种成功。
所以,能够选择“自由”,不急于奔向未来,耐心的一步步解决自己的人生课题。
我想,这本身就是一种莫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