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以来吧,就和外婆家这边儿更亲近。小学四年级(或者更早?)之前和爷爷边的亲戚关系也都还不错,属于过年也会去拜访领领压岁钱的这种关系。但长大后基本就不熟悉了,经常出现在街上我遇见了人家长辈,长辈各种亲切地呼唤了我、询问我的情况,结果我表面微笑淡定回答,内心懵逼疯狂os他他她她是谁我该称呼人家什么,的情况。
追根溯源,可能和我家的传统有关系。
我家有“七仙女”和两个汉子:换个说法,我外婆生了七个闺女两个儿砸,这在上个世纪应该不算夸张。其实外婆还有生过别的孩子,只是当时的条件下其他孩子夭折了,长大成人的就是我母亲他们九个。
我外婆完全是我们一整家人的精神支柱。也许有她的儿女都是她一手带大的缘故,我母亲他们都特别敬重我外婆,这种敬重也无时无刻不体现在他们对我们下一代的教育中。当外婆去世的时候,别说大人,我们一群不懂事的小孩都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所有人都很伤心。就算到了现在,我母亲她们几个姐妹都会因为争论谁长得更像外婆而吵起来。
我觉得小时候就是因为对外婆的爱,让我们一家人每到过节的时候,都会约好从不同的地方奔回到老家,去看外婆。我觉得这种行为都不能说是为了回家陪老人,这种行为就是因为爱,不是想到老人寂寞,而是只要我有时间我就控制不住地想回家,想回到我亲人的身边。
这里需要差个题外话,有些人吧,总觉得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酸汤(我们高中语文老师的话),觉得生女儿没用处,养老只能靠儿子。对这些人,我觉得甩我家的例子就足够了,我外婆有七个女儿,但是每个女儿对她的爱半点都不输给我两个舅舅。我外婆外公还在世的时候,每年春节,所有嫁出去的姑娘都会回家看看,从不例外。外婆外公生病的时候,女儿们到处联系医院照顾老人绝对不比儿子们差到哪去。那些养不出孝顺孩子的人别把锅扣到性别上,只能说你的教育方式本来就是错误的。
所以我们家的姑爷们关系也贼好,每年春节打家搭子赌风都非常熟悉了……
我和这边儿熟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我和我的表兄弟表姐妹那真心是从小一起长大的。谁手里没点儿对方的把柄?黑历史一清二楚,这想不熟也难啊。
来,先编个号。
我有两个男舅舅,大舅和幺舅。大舅家有仨儿子,幺舅家有一儿双女。但是我外公去世的时候,大舅和幺舅家因为分地,闹得很僵,两家人不相往来五六年。我和幺舅家的孩子玩得熟,和大舅家的三个儿子就不怎么往来了……绝对是幺舅家有姑娘的原因!
然后接着数,我有大姨妈、二姨妈、三舅、四舅、五舅和幺舅!别问我六是谁╮(╯_╰)╭为了区分两个幺舅,就称呼女幺舅为Y幺舅,男的为W幺舅吧!
我家进城第二次搬家住的地方就在我Y幺舅家楼上的楼上——她家在一楼最左边,我家在三楼最右边。我从小和她家的两个崽子一起长大,和Y表弟一起玩奥特曼角色扮演,和Y表妹一起玩过家家角色扮演。我Y表妹几乎是我看着长大的,她小时候吃蛋糕吃一口吐一口的样子都还在我面前呢,当然,我觉得她也忘不掉我抱她却反把她手给拽折了的痛苦,唉,当年太小。
未完待续……不知道什么时候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