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Barnabas|图/网络
我曾有一位同事,她有一个习惯:每次当她开始和别人讲话时,首先脱口而出的往往就是「不是」二字。「不是,我觉得应该是这样做……不是,我觉得我们应该往那边去……」
别小看「不是」这两个字,它可真是拉仇恨啊!
几乎每个和她交流过一次两次的人,会越来越不自觉地从这两个字中感受到被她否定的意味,于是就越来越不喜欢和她交流。即便有些时候她表达的意见也不错,却很难被人接受。
慢慢地,她的人际关系也出现一些问题。
其实这位同事自己也没有意识到这个习惯,对她而言,她只是很想「表达意见」,更深层的需求是她很想证明自己……
后来我忍不住很婉转地指出她这个习惯,并表达我与她交流时的感受,看到她真的恍然大悟,并且愿意开始调整自己。
慢慢地,她的人际关系有所好转了。
曾经有一次,某位和我略有交集的朋友做了一些让大家都颇不认同的事,我和他表达了我的看法之后,他仍然坚持己见,当下我便没有再多言。朋友知道了,便问我:「他做的事明明就不对,你为什么不多说他几句呢?」
我分享了我的立场:「因为时机不对!我不纯粹为了『表达意见』而讲话,而是为了要能『促成改变』!他当下根本听不进别人的意见,我如果讲了,只能是纯粹『表达意见』,但无法『促成改变』,甚至还可能会破坏了我和他之间的情谊!那么即便有一天时机到了,我真的开口,他也不会听了,因为我和他之间的关系早已有芥蒂了!」
过去,我也曾经吃过纯粹「表达意见」的亏,为了想证明自己的博学,硬是与人争执某个问题,不断地「表达意见」。到如今,究竟争执的是什么问题早已经忘记了,却总记得当时争得脸红耳赤,失去彼此的关系。
现在,我在学习不纯粹为了「表达意见」而讲话,我讲话更是希望能够「促成改变」,特别是在正式、公开或已有冲突的场合,否则我宁可保持沉默。
透过上面这个图,我想分享三种类型的言语以及其后果:
在面临人与人之间有分歧时,上图这两个圆,代表了我们当事人所讲的话的类型。左边这个图,代表的是「表达意见」,表达自己的想法;右边这个图,代表的是「促成改变」,我指的是好的改变。
有的话语是坐落在A区:表达了意见,但并没有促成任何的改变。这样的言语往往是沦为纯粹的情绪发泄,甚至弄不好还恶化了彼此的关系。你会看见,某些尊长训晚辈,或是被儿女气着的父母对儿女的训斥,其言语确有达到「表达意见」的目的,但完全没有促成晚辈的改变,有的甚至还适得其反。这样的言语,属于上图的A区范围。
有的话语是坐落在B区:清楚地表达了自己的意见,也造成了对方的改变。不管你是苦口婆心地规劝也好,痛心疾首地斥责也好,总之,确实影响了听者改变了!这都算是圆满收场,亦是最常见的成功规劝,说服模式。这样的言语,属于上图的B区范围。
还有些话语是坐落在C区:这种人很妙,他看见你改进某些作法,却不指责你,也不会表达出他对你那些作法的不屑或不认同。那么他会怎么讲呢?他举一些典范也好,转个弯鼓励、激发你善的一面也好,总之,他的言语确实促成你改变了!妙的是,他并没有表达出对你某些行为的不屑或不认同,但他却是用爱心在说真实的话,给对方有一条路可以走。这样的言语,属于上图的C区范围。
不妨想一想,无论是在职场遇上令自己不以为然的事,或是在教育子女、辅导晚辈时,你所惯用的言语,通常是坐落在上图的A区?B区?还是C区呢?
这个社会充满了太多的「A区言语」!太多人只是一味地「表达意见」,却没有智慧去思考能否「促成改变」,自然也就无法让当事人听进去,甚至会把当事人逼上绝路。
我并不是说这种纯粹的「表达意见」完全没有必要,但点到为止即可;说多了,听在当事人耳中,往往会变成一种不必要的挑衅、贬抑,甚至是伤害。
这也难怪《圣经》上常叮嘱后世人要适时地「勒住自己的舌头」,因为「多言多语难免有过,禁止嘴唇是有智慧」(箴言10章19节)
在许多时候,讲话不应只是为了「表达意见」,更是要能「促成改变」。
深愿我们所说的话语,能多坐落在B区或C区,不是只做一个发声「表达意见」的人,而是要做一个能「促成别人改变、有影响力」的人,当然,更不要做一个一开口就拉仇恨的人!
说话之前,我们真的需要先问问自己的内心,我的动机究竟是证明自己、发泄情绪?还是出于爱,为了对方的好处?
当你用心、用爱去说话时,不知不觉就会影响对方去改变了!
「一句话说得合宜,就如金苹果在银网子里」(箴言25章11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