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幻想的小天使
人类的成功与进步,都源于最初的幻想与追求。从另一角度来说,幻想有时候是人类最大的安慰。
01
各位书友大家好,本周我将带领大家一起共读露西•蒙哥马利的《绿山墙的安妮》这本描写儿童生活的最甜密的小说。
《绿山墙的安妮》这本书,是十八世纪后期加拿大著名女作家露西•蒙哥马利的代表作,它讲述了十一岁的孤儿安妮,被绿山墙农庄的马修和玛莉拉兄妹收养,在绿山墙的一段成长经历。
作者以清晰流畅、生动幽默的笔触,讲述了纯真善良、热爱生活的女主人公安妮,自幼失去父母,在朋友和老师的关爱中,没有被生活的困难所挫败的感人故事。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马修和玛莉拉对安妮无私的爱,感人之深。而安妮纯真善良、热爱生活、坚强乐观的形象更让人掩卷难忘。
作者露西•蒙哥马利,出生在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北部的一个小村庄。两岁时母亲病逝,随外祖父母生活。她自幼喜爱文学,擅长编故事。1890年随父亲到艾伯特王子城,帮继母带孩子,不能上学,她就用写作驱散失学的痛苦,十五岁就在报纸上发表了诗作。不久,短篇小说又在蒙特利尔得奖。1891年回故乡进了威尔王子学院,取得到二级师范证书。在教一年后,又进入哈利法克斯的大尔胡西大学学文学。1895年得到一级师范证书,后以教书为生。
从1904年露西开始创作《绿山墙的安妮》到1905年结束,用了两年的时间。该书经过了六次投稿后终于被出版社认可。到1908年迅速成为畅销书,印刷了很多版。书中内涵影响了全世界的读者。迄今,该书已有五十多个语言的译本,发行五千多万册,还被改编成电影、电视、戏剧等艺术形式。
书中安妮的经历与作者本人的经历十分相似,有作者本人的影子。1942年作者去世后,蒙格玛丽博物馆的"绿山墙"、"阳光水湖"、"闹鬼的林子"这些书中所写的景色,每年都引来成千上万的游客慕名而来体验自己读小说时所留下的印象。
02
绿山墙的马修和马莉拉兄妹本想在孤儿院领养一个男孩帮忙,没想到阴差阳错地接来了一个满脸雀斑又耽于幻想、喋喋不休的红发女孩安妮。
马修是一个性格内向坚持自我的人,在把安妮从火车站接回来的路上,安妮喋喋不休的啁啾和丰富的想象,让马修觉得这个孩子很特别,他喜欢上了安妮。
性格严肃冷谈而又古板的玛莉拉,正好和马修相反,她不喜欢安妮喋喋不休的嘴和满脑子的幻想,她认为这不实在。她要把安妮送回孤儿院,可在把安妮送回去的途中她改变了主意。一方面是因为她知道安妮的身世后,这个善良的女人不忍心让孩子再去过从前的生活,一方面她发现自己有点喜欢这个孩子了。
安妮也的确与其他孩子不一样,她天真热情,满脑子都是浪漫的想象。在她的想象中顽皮的小溪在冰雪覆盖下欢笑;美丽的花草都是一个个会说话的人儿;自己的影子和回声都是自己的两个知心朋友。她会向她们诉说心事,会亲吻她们,给她们说晚安。她还会把不顺心的事想象得很温暖,轻松抛开生活中的烦恼。
马修和玛莉拉兄妹在与安妮的相处中,也渐渐被她的行为所影响,不知不觉中改变了原有的生活状态,喜欢并沉醉于眼前的生活,她们把安妮当成自己的亲生女儿一般。
在绿山墙生活几年,安妮从一个悲凄的孤儿,在不断的犯错中逐渐成长成为一个品学兼优且稳重温柔的大学生。特别是在马修去世后,为了照顾患病的玛莉拉放弃学业,勇挑家庭重担的举动,更是让村民们刮目相看,传为美谈。
03
从安妮的成长故事中,我们感受到了来自亲人、朋友和老师的关爱。同时,安妮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也让无数读者受益菲浅。
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可能会遇到无数困难、突如其来的灾难或过不去的坎。很多人会因此陷入迷茫、焦虑、狂躁的情绪之中,甚至对生命绝望。读《绿山墙的安妮》会让我们在遭遇此类问题时,学会如何放下心中的烦恼,轻松地抛开一切不顺心。当我们无法改变某一事情的结果时,不仿试着接受,尽可能的朝好的方向想,并用乐观的心态享受这一切,生活也许就会变得轻松美好,其实人活着,就是活得一种心态。
对大自然以及乡村生活描摹,是《绿山墙的安妮》一书的一大特色,它深深地触动了全世界读者的心,就似一幅幅风景秀美的山水画一般让人陶醉。
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欣赏这本小说,我将小说分为四个主题,带领大家共读这本书。
1.命运的转折,建议阅读第一章到第八章。
2.多姿多彩的童年,建议阅读第九章到第十八章。
3.成长中的安妮。建议阅读第十九章到第二十八章。
4.生命中的辉煌。建议阅读第二十九章到第三十八章。
成长故事有太多的版本,那么《绿山墙的安妮》这本书为什么能影响全球,流传一百多年而成为新标教科书的必读之物呢?让我们来一起期待本周的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