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中读人生(二)

接上文

换个角度看,猫不能言语,无法为自己辩诉,和“我”的交往明显处于劣势,属于弱小者。我们和学生的交往与其何其相似?学生中有天资聪颖者,有目标明确,勤奋好学者,有积懒成笨者,有屡教不改者,总之,有讨人喜欢的,有不怎么讨人喜欢的。但无论如何,作为教师都要一视同仁,不应该厚此薄彼。喜欢活泼好动的,成绩优异的,更要喜欢暂时没有那么优秀,性格不那么好的,帮助他、花更多时间和精力给他,努力让他不掉队。面对学生犯错,既要坚持原则,当批则批;更要理性对待,既往不咎!

人与人交往,强调“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教师与学生交往,却要反其道而行之“小事讲原则,大事讲风格”。学生们犯的错,大多是些芝麻绿豆大的小事,不交作业拉,迟到啦,上课听讲不认真啦,对这些事,必须“讲原则”,首先在班级里面,用民主的方法制定班规,然后,学生犯错,不讲理由,只讲原则,按班规处理;较大的违纪行为,如学生之间因为矛盾,有肢体接触,就不适合用班规来处罚,而要深入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和学生一起分析经历,从中找出最佳解决方案。

虽说天若有情天亦老,但我们还不愿无情无义似神仙。人之所以有意思,就是因为有情。但高级的感情,最终形成精神和意识;低级的感情,只能沦为脾气和情绪。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