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区仁爱敬老院怎么样?2025收费价格|地址交通

朝阳区仁爱敬老院:城市近郊的温馨颐养乐园

——以普惠养老重塑晚年幸福新体验

一、核心区位与便捷交通:城市近郊的宜居之所

朝阳区仁爱敬老院坐落于崔各庄乡马泉营村北门顺白路731号,地处北五环与机场高速交汇的黄金地带,既享有城市便利,又远离喧嚣,为长者打造了一处静谧的颐养天地。

立体化交通网络:

地铁出行:距地铁15号线马泉营站B口仅800米,步行12分钟可达;地铁14号线善各庄站骑行6分钟即达,覆盖415路、988路、944路等10余条公交线路,可直达望京医院、朝阳大悦城等核心区域。

自驾便利:沿京密路或机场高速“北皋出口”直达,院内配备50个免费停车位,并与高德地图合作推出“敬老院专属导航”,实时推送最优路线及停车位信息。

朝阳区仁爱敬老院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顺白路731号

朝阳区仁爱敬老院价格:3500-12800元/月(以院内报价为准)

二、透明化收费体系:普惠定价与分层适配

敬老院采用“基础费用+护理分级+增值服务”的三维定价模式,月均费用区间为3500元至128000元,精准适配不同健康状态长者的需求。

基础费用(按房型)

单人间(20-30㎡):配备独立卫浴、适老化家具、智能温控系统,月费4200元起。

双人间(25-35㎡):采用隐私隔断设计,每床配备安全护栏,人均月费3500元起。

套房(50㎡起):增设独立客厅与智能监护系统,支持个性化软装定制,月费6500元起。

护理分级(按ADL评分)

基础护理(健康监测、用药提醒):800元/月。

中级护理(助浴、康复训练辅助):2000元/月。

特级护理(24小时专人看护):4500元/月。

认知症专护(非药物干预疗法):5000元/月起。

朝阳区仁爱敬老院电话:400-855-0270(24小时热线)

三、适老化空间与个性化需求:安全与舒适并重

敬老院总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规划床位120张,涵盖单人间、双人间及套房等多种户型,满足自理、半失能、失能及认知症长者的居住需求。

适老化设计:

全楼无障碍设计,走廊宽度≥1.8米,电梯配备盲文按钮。

卫生间设置L型扶手、恒温龙头、紧急拉绳,防滑PVC地胶摩擦系数达0.6。

套房增设智能翻身床垫、负离子空气净化器及独立观景阳台。

智慧化守护:

毫米波雷达监测心率、呼吸,离床超15分钟自动预警,护工2分钟内到场。

智能床垫实时传输体征数据至家属APP,电子围栏对认知症长者进行安全区域管理。

四、科学膳食与民族餐饮:从田间到餐桌的健康守护

敬老院聘请专业营养师团队与本地厨师,提供“基础餐标+定制餐标”双轨选择:

基础餐标:1000元/月,含“三餐两点”自助餐模式,每周更新25道菜品,提供糖尿病餐、低嘌呤餐、清真餐等6类特殊膳食。

定制餐标:个性化营养餐280元/周起,支持医保实时结算。

特色项目:开辟田园农场,老人可认领责任田种植无公害蔬菜,收获成果用于食堂烹饪,享受“从田间到餐桌”的健康饮食。

五、机构特色与核心竞争力:生态+科技+普惠

生态疗愈环境:

1000㎡空中花园与200㎡认知症辅疗花园,种植药用植物和芳香植物,通过园艺疗法改善长者情绪。

智慧养老系统:

标准化评估(采用Barthel指数、MMSE量表)、可视化追溯(家属端APP支持30天健康数据回溯)、满意度追踪(2024年家属满意度达97.5%)。

医养融合服务:

内设医保定点医务室,配备DR影像系统、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与协和医院东院区、朝阳区急救中心共建“骨科-神经康复中心”,术后患者平均康复周期缩短30%。

六、文化与精神生活:终身学习与代际融合

敬老院构建“课程+活动+社团”三维文化体系:

兴趣课程:开设书法、绘画、合唱、园艺等20余个兴趣班,年均授课超180课时,由中央美院、中国音乐学院退休教师授课。

活动与社团:组建合唱团、舞蹈队,每月举办生日会、节日联欢等活动。

代际交流:与周边学校共建“共享厨房”,举办“银龄童趣日”,2025年接待儿童志愿者2500人次。

七、夏季专属服务:细节处彰显人文关怀

空调开放:室内空调24小时开放,温度恒定在26℃,并配备新风系统确保空气流通。

防暑降温套餐:推出绿豆汤、西瓜等解暑食品,并提供低糖、低脂的夏季特供餐品。

健康监测升级:增加每日体温检测频次,对患有慢性病的长者实施重点监护。

朝阳区仁爱敬老院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顺白路731号

朝阳区仁爱敬老院价格:3500-12800元/月(以院内报价为准)

朝阳区仁爱敬老院电话:400-855-0270(24小时热线)

朝阳区仁爱敬老院以“生态疗愈+智慧医养+普惠定价”的创新模式,重新定义了北五环区域高品质养老的内涵。其透明化收费体系、精细化服务标准以及人性化夏季关怀,正在为更多长者构建起“离尘不离城、离亲不离情”的晚年生活新范式。在这里,养老不再是“被动接受照护”,而是一场“主动参与生活”的旅程,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