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分9.3分,或许这是一部最现实的电影

国内不缺乏好电影,只是由于以前观影渠道的短缺而没有接触到,但是很多电影值得我们去回味,即使是画面并不出色的老电影。

今天我们来说说一部拍摄于1994年的电影《脸对脸,背靠背》,名字普普通通。这部长达141分钟的电影豆瓣评分为9.3分,获得第7届东京国际电影节 (1994)最佳影片排名,演员牛振华更是获得了最佳男演员奖项。并且还获得第1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 (1995):最佳导演 黄建新 / 杨亚洲;最佳编剧(提名) 黄建新 / 孙毅安;最佳男主角(提名) 牛振华;最佳男配角(提名) 句号;最佳合拍片 ;最佳录音(提名) 。

有人这样评价《背靠背,脸对脸》:它最厉害的地方,不在于将表象刻画得细致入微,更在于将深层次的东西全都揉在了内在,在电影中,我们看到的是王双立和两任馆长的博弈,实际上,这背后另有玄机:

为什么王双立总是转不了正呢?

一个不懂文化的马乡长去做文化馆馆长,工作能做好吗?

如果文化馆馆长的工作做不好,挨批评的上级会是谁呢?

而小阎作为文化馆馆长,如果犯错,被牵连的最可能是谁呢?

这都指向了冷局长。

而主管这一系列人事安排的是谁呢?

徐副局长。

这就是本片的暗线。

很多时候,这也是中国的职场。

当然,这部电影在描摹官场之外,也有不少妙笔。

比如王双立父亲想要孙子,于是给自己孙女下毒,想要把孙女变哑这一细节。

现在的观众可能会觉得这很荒诞,但事实是,在那个时代为了对抗计划生育政策,什么样的奇葩都有。

本片中还有对市场经济刚刚起步时社会的展现,那种混乱中包含希望的景象,在本片中也能看到几分端倪。

这就是超越时代的电影。

超越时代的电影,是能够记录时代的。

《背靠背,脸对脸》不但将故事讲得十分出色,更是将那个时代的一角展现了出来。

拍这样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离不开演技精湛的演员。

题材越贴近日常生活,越需要演员能够精准地拿捏角色,演得真实而自然。

本片男主牛振华,上春晚演过小品,论演技是地道的实力派。

已经去世的他在当年凭借《背靠背,脸对脸》拿到了东京国际电影节的影帝,今天写这篇文章,也算聊表缅怀之情吧。

本片中的配角,也有诸多戏骨。比如饰演马馆长的雷恪生老师,饰演小阎的李强老师。

值得一提的是,那时的张嘉译还叫张晓童,还不驼背,在片中演一个建筑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