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死了,你是否失掉一些欢乐,
为了我,是否会让你哀伤,在心灵上停留片刻。
在灯火辉煌的舞会上,你是否会感到孤独。
在朋友们热烈交谈中,你是否会在角落里沉默。
在甜梦萦萦的仲夏之夜,你是否会感到一丝寒意。
在冬日雪花纷飞的清晨,你是否会感到寂寞。
当世人已将我名字淡忘的时候,
你是否会在心底
悄悄地为我唱一首忧伤的歌。
——陈晓旭《无题》
她的雕像静静地坐落在北京昌平区天寿园的山脚下,洁白而素净,一如她淡雅的性格。
每一年五月份,柳絮飘飞的季节,总有一群来自天南地北的无名的人,他们自发的到这儿来为她轻轻擦去身上的浮尘,在她身后的树枝上系满千纸鹤。望着她孤寂的身影,他们无言而有序地上香,虔诚地向她鞠三个躬,再抬起头,拾到每个人眼角的那一滴透明。
他们把自己唤作——“柳絮” 。
转眼十年了。也许一切早已被静静地遗忘,也许曾经的忧伤早已慢慢的结痂,也许没有人曾深入过这个不平凡的女子的精神世界,然而,当世人再提起林黛玉的时候,却一定会轻轻地念出她的名字:陈晓旭。
1983年电视剧《红楼梦》开拍海选演员轰动全国,陈晓旭仅凭借她14岁创作的一首诗向导演王扶林自荐,她说,她要演林黛玉,她就是林黛玉。确实,对于这样一个在生活中集诗情,才情,智慧,勇气以及美貌于一身的女子,没有比林妹妹再适合她不过的了。时光总是最好的见证,否则再难有网上一度盛行的说法:天堂有了陈晓旭,世间再无林黛玉。
是的,她已经离开十多年了,留下的是一颗安静而高贵的灵魂。如果把她比作是人间至纯,至真,至善,之美的化身一点都不为过。世人早已分不清是陈晓旭像林黛玉,还是林黛玉像陈晓旭,她将那个多愁多病,心思细腻的林妹妹完美地呈现给了人们,她也是不曾预料到,仅仅因为这个角色,她的命运,她的一生便与林妹妹紧紧结合在了一起。然,当三年《红楼梦》拍摄完毕,我们惊艳于荧屏上的那个林妹妹活脱脱是曹公书中走出来的模样,并随之大为看好这个女子往后的星路时,她却毅然选择了离开荧屏。
就像陈晓旭自己在《艺术人生》节目采访时曾说,“《红楼梦》为我打开了一扇窗,却又向我关上了一扇门,为此,我只能重新开辟一条路”。她带着眉眼间的宁静从容地谈人生,她清楚地认识到:陈晓旭不是林黛玉。她没有林妹妹的多愁善感,生活里,她是一个乐观,积极,爱笑爱读书的女子。
书里的黛玉从三生石来,又回到了离恨天去。一语成谶,晓旭也在柳絮飘飞的暮春时节离我们而去。她就像是一个纯净的天使,偶然地落到人间只是为了完成林黛玉这个角色的使命,然后再悄然地离开。葬花人去了天国,却留下了一地令人心痛的落红和无人怜惜的垢土。
天涯近,伊人远。
宝玉曾对黛玉说:“你死了,我做和尚去。”闻者凄凄,言者切切。电视中宝玉的结局和书中总是有些出入,然而晓旭生命的结局却与这句话的一半有了不可神离的相似。乳腺癌恶化的最后日子里,晓旭选择了遁入空门,在庄严的梵呗声中,三千青丝无声地落地,换来一个 “妙真”。
无立足境,是方干净。
很多人是不能理解的,他们怎么能理解呢?生活这么美好,医疗如此发达,完全可以慢慢治她的病,可是晓旭选择了一条令人如何也想不通的路。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当我们含着满眶的热泪重新再读《葬花吟》时或许能从中找到一些答案。晓旭的父亲告诉我们,在得知自己患乳腺癌时晓旭曾说:“爸爸,如果我的病要靠西医,动刀子就能治好,如果不治就要死亡,那我选择死亡。”她不是为了自己的独特而独特,而是生与死对于一颗鲜活并热情着的心而言,早已成了一种不必要的形式。生活中的晓旭是这样一个有个性,有思想,也带有一点点固执的人。
2007年5月13日,晓旭离开。梁间的燕子呢喃依旧,只是再也没有了扛着花锄的那个人。黛玉写《葬花吟》,为“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而哀愁不已,晓旭走了,却从全国各地涌来了无数的“柳絮” 送她最后一程。
在陈晓旭追思会上,晓旭的父亲老泪纵横,追述出这样一个好女儿生前种种不为人知的事迹,她对众多亲友隐瞒了自己的病情;她默默地为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捐出一笔又一笔的善款;她说她做梦时梦到一个白胡子老爷爷,告诉她一句话——清泉之澈,流水之润,她觉得特别好,从此将她写了下来裱好放在自己办公室提醒自己怎样做人;她在病床上的最后日子里还不忘嘱咐父亲一定要把姑姑的牙看好,她说老年人没有一口好牙胃容易犯病···
清泉之澈,流水之润。
她用自己的一生去塑造了一个梦,伊人不再,可一颦一笑,举手投足,眉梢间的淡淡忧伤令人永远地记住了她。镜花水月,红尘浮浪,终究要走向“荒冢一堆草没了”的归宿,在懵懂的年纪只惊艳于最初的一瞥,从此便成了停在心里永恒的美好。晓旭用她一生的智慧站成了一个高度。无论是林黛玉,陈晓旭,还是那个我们不曾熟悉的妙真。这一种用一生去怀念一个人并为之怜惜落泪的感情是缘分,是巧合,也是刻骨铭心。因而也更有理由去相信只要在内心深处永远藏着热血与纯真,痴心依旧,用生命演绎的传奇和流淌下来的美好与善良使人坚信:她从来不曾远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