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记者的十几年里,有一段时间要带一位实习期的新同事出去采访。为了给每位被采访者留下好印象,成功,顺利完成采访,我几乎和每位记者一样,都会好好打扮自己,几乎是盛装出行。而之前一同出去的同事也会和我一样,精心美化一番。
带新来实习的同事第一次采访,是出差去北京。对象是中央音乐学院在国内外都非常著名的钢琴教授杨峻先生。约访时间到了,我们除了对采访内容做了精心准备和设计,也对个人形象做了谋划。那天,这位新出校门的小同事穿着淡淡的藕粉色的套裙,精心修饰的淡妆,看起来优雅漂亮。她平时说话语速有点快,那天采访时,她虽然访谈的机会不多,但每句话都很简练,抛砖引玉,更让我意外的是,她声音特别轻柔美好,和平时说话完全不同。采访很成功。杨峻教授还破例邀请我们合影,并让我们参加他两日后的中央电视台教育频道的节目录制,希望我们能得到更多想了解的信息。
采访结束后,我们非常欣喜,从个人表现和采访收获都做了总结。我表扬她,你今天的装扮太成功了,尤其是语音语速把握非常好,提问也到位。
不久后,我们的另一位受访者是白手起家的当地企业家。这位女企业家原来是一位地道的农村妇女,因为到城里打工,做城市绿化,非常辛苦,干了几年后,她发现绿化需要很多花木,就在城郊租了小块地,培植花木,渐渐成为当地知名的企业家。和往常一样,而且是盛夏,我穿着套裙,高跟鞋,叫上跟我实习的新同事出发了。那天,她穿着休闲的运动服,运动鞋。我心里有点不悦,觉得她对被采访者不够重视。
到约好地点,女企业家正在办公室等我们。我们聊了接近一个小时后,她歉意的提出,花木基地那边正进来一些新品种,她得去看看。为了采访更鲜活,我们也提出和她一起去。那天因为我穿着套裙,女企业家一边说话一边还要时时顾及我看着点路,别让新喷过水的树木打湿衣服。她一直和我保持着距离,几乎是问一句才回答一句,采访气氛非常拘泥。倒是很喜欢和我带来的小记者拉话儿,很放松的介绍自己的创业经历,包括她因为婚姻不幸,才一步步逼着自己走出小乡村到城里打工的原因。小同事边帮她搬弄新运来的花草,边和她聊。那天,我们的采访依然很成功,但我深知,那不是我的成功。
回来的路上,我对小同事说;‘‘你今天怎么想到穿这么休闲了,平时都很正式的。’’小同事看出我的失落吧!她挽着我的手臂说:‘‘姐,我觉得她自己创业,又从事园林绿化,和艺术家,和其他人都不太一样,我们的服装太正式了会让她觉得拘谨,不但不会理解我们是尊重她,反而是距离。所以,我才穿休闲服来。一是怕她感觉不舒服,二是这样我自己也随便些,而且去基地难免有泥水,穿休闲的衣服活动也方便。
‘’ 一是怕她感觉不舒服,二是这样我自己也随便些。‘’ 实习的小记者给我上了一课:与人交流,要顾及他人的感受,在一个特定的环境里,让对方觉得舒适、适宜,才能赢得对方的认可和信任,才能打开进一步交流的心门,其实,这样的适宜也是一种修养。对方也会在情绪上不自觉的认为你和她、他们是一类人,你理解他们,自然把你列为他们的群体之中。不适宜的装扮不仅是没有顾及对方感受的表现,让人感到别扭,自己也别扭。距离感的产生也是自然而然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