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最常听见的一句话是:“去我朋友圈点个赞呗!”继“踩”空间、“逛”微博、博客“抢沙发”之后“晒”朋友圈也发展壮大,大有抢镜之风,夺魁之势。
现在人们的生活不如几十年前那般,街坊邻里有事没事就走家串户,虽谈不上亲如一家,倒也是和和气气,举手投足间透着浓浓的情谊。但如今钢筋水泥构建起来的城市把我们的生活分割了,人与人之间仿佛有一条看不见的鸿沟,阻碍亲近,影响沟通。于是乎朋友圈才有了发展的余地,把自己的生活写成段文字,配上一张图片,借着“有图有真相”之名发到网络里,分享自己的分秒生活,其背后却是现实生活中人们内心的空虚和渴望关注的心情。我们都太孤独,需要人陪,需要人关心,需要人接纳自己。
但于我,对于社交媒介从来都持有一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态度,注册一个账号只为浏览别人的状态,不发表,不转载,不评论,不留言,完全作为一个旁观者去看待圈子里的每一个人。有人可能会埋怨我太狡猾,太自私,太不合群,太缺乏分享精神,可在我看来,社交圈实际上就是一个装满信息的定时炸弹,鱼龙混杂,随时都有爆炸的危险,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时刻威胁着人们,网络戾气随时可能伤及人心,网络谣言使我们生活在惶惶不安之中。以前的人人网曾经是高校生们一片净土,如今却离我越来越远,就连用来联系老友的qq空间也被我遗忘在角落,大概已然荒草丛生了吧。
微信大大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拓宽了信息波及的广度,丰富了信息涵盖的内容,我们花费更多的时间在发布与浏览上,付出更多的精力在“创作”和编辑中,但终归我们什么都没得到,只落得在离开手机后的不安、空虚和无所适从,让我们产生依赖的不是手机本身,而是我们自己空虚的心,就像美国前总统在遇刺后反对禁枪所说的那句话:“枪不杀人,是人杀人。”工具仅仅是工具,根本在于人本身。
我们应该把精力放在更有益的事情上,把时间分给更值得的事情上,跑步锻炼身体,看书丰富内涵,旅行增长见识,听歌陶冶情操。而朋友圈只会让你陷入空虚的怪圈,分散你的注意力,浪费精力和时间,影响正常的生活。交朋友在于现实的沟通,一条状态,一张图片,一个“赞”换不来人与人的羁绊,建不起心与心的桥梁,更维系不了一生的情感,只能如兴奋剂般让你在此刻兴趣盎然,下一秒便如潮水退去般迅速而不留下一丝一毫。
珍爱生命,远离朋友圈。
让写作成为一种习惯,欢迎订阅:mabulimantou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