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不仅仅是这个时代的产物,从物种演化开始,人类的需求就产生了各类的需求品,从而经过人类的使用与创造。产品的产生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普遍扩张发展到现在的交互性共通共融,本身产品就与使用者的需求并行。
在刚听见“极致”这个词语的时候,脑袋想到的则是小米的七字真言:专注,极致,口碑,快。或许现在中国产品的制造转型期间难免的试错期,无论是非“极致”都奠定了现今制造业的基础。而未来能达到极致的魅力产品与人性密切相关。
未来我们对计算机该如何的定义?是那一颗核心运算处理器所运算出的宏观世界?或许无名无姓它们则会变成我们为世上的一切提供动力?我们与计算机的“关系”该是我们想要的事物搭建出怎样的关系?
产品设计的四大预测趋势:终端世界,可穿戴设备,人工智能和魅力产品,而创造出魅力产品的六大推动力:全知,传心,求安,长生,高效,运输和表达。从而我们思考“魅力产品”的主要能力,以及如何把设计过程转化为创造魅力产品的阶梯,从底层的功能扩张顶层的故事化设计。魅力产品对我们现今社会的关系会产生什么样的变化,以及对未来场景的遐想。
本书的作者(戴维.罗斯)希望我们通过技术,设计,商业的三方角度思考这个世界。其最中心的理解还是“以人为本”的产品构架。
今天非常荣幸的了解到世界两款无人驾驶的先导:谷歌无人驾驶与特斯拉的运行理论,他们都将会是未来的魅力产品。
先说一下谷歌无人驾驶:它走过的每一步都是工程师们用汗水洗刷过的——他们会事先在目标路线上来回数遍,绘制一份尽可能详尽的3D地图教给谷歌无人驾驶汽车。谷歌的信心来自于,随着越来越多的自动驾驶车上路,会有源源不断的路面信息传回绘图小组。当然,如果各个公司的自动驾驶研发团队能够共享信息的话,这个进程会快很多。而特斯拉就更倾向于依赖对图像和传感器信息的实时处理,其无数的感应器对环境的感知。
无论技术的不足,还是各种未知的情况,其仅仅是一个对未来实践的开始。它们都对未来有着无限的使命感,正如马丁.路德.金所说:如果你的梦想仍然站立,那就没有谁让你倒下。
产品设计师总是在思考如何让人与物,人与服务互动。让人类与物品“黏”在一起。而我们真的会在情感上依附它们吗?通过这里我突然想起这样一个场景:一对异地恋人,只能通过手机的通信,交互依托的感情。很多结束异地恋的情侣,突然发现自己一直与“手机”谈恋爱,或者说手机传达出声音所构建出的人格与自己恋爱了一场。这是否是人类依附产品的萌芽?我们常见“网瘾”“烟瘾”“手机瘾”,这些无论是心理还是生理都是人类依附于产品的表现。
无论未来如何其终端世界(玻璃面板)的天下,还是人工智能。魅力产品本身就是让生活更美好,让梦想变为现实。隐私会透明化碎片化成为魅力产品对人类的根基。产品会以大数据云计算分析出消费者的行动意图。从而人类即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正如富兰克林所说:宁愿放弃基本自由,换得暂时安全的人,是没有资格得到自由或安全的。
最后我以我的一句话作为结尾:产品会知道你的心,当你有任何需求,它都会在你需要之时,做出你所必要的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