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做了一个自由书写的练习,主题是“让未来的你,给现在的你写一封信”。
40年后的我,写了这样一句话给现在的我:“你生来敏感,那就把日子过得细腻一点好了,就像用一匹柔软的绸缎,温柔地环绕着身体发肤。”
是呀,本来就敏感,干嘛还用砂纸磨自己?磨出厚厚的茧子,也磨出了一层层的隔阂。这种靠肾上腺素死撑着的坚强,不要也罢。
我曾无知无觉地过了几年粗粝的日子,争强好胜,一心求结果,也不可避免地焦虑。
总是幻想着熬一熬,等熬过了这段时间就好了。用“熬”的心情过日子,当然过得乱七八糟,没心情买衣服,没心情化妆打扮,没心情享受美食,没心情好好谈恋爱。
也的确做了些事情,收获了点小成就。不过,从外表都能看出来,这是多么不幸福的状态。
几年间,身体通过此起彼伏的过敏、枯黄分叉的头发、忽然拖长的月经周期,一次次表达着抗议,不断提醒着我:别折腾了,你这么敏感,受不了的。
我以为是我不够坚强,于是继续咬牙坚持。把日子像手机一样切换到节能模式,仅仅保留最基本的功能——活着+做“正事”,所有浪费时间的人际连结和娱乐放松通通被删除。
成功的人,不都是这么熬过来的嘛。
还好,毕竟太敏感,很快就熬不住了。不得已,放下了努力向外求认可、争面子的疯狂劲头,精疲力尽地反躬自问:我要怎么做,才能开心点?
答案几乎立刻显现:接受自己的本貌。
我的本貌是什么样?
高度敏感。
敏感到只要指尖轻触,就能精确判断出一条裙子的材质成分;敏感到一听到《春江花月夜》开头的几个音符,就心神俱动。
如此精微的能量,不也很有趣吗?
用现在的苦,去换未来的甜。
即使像我这样吃不了苦的人,也一度对此深信不疑。
“只要赶快完成眼下的任务,就可以去享受了。”
问题是,吃苦与享乐之间,并不存在一个明确的时间点或分界线。殚精竭虑地达成了一个目标,便看到前方有更长的路,更高的山。
这时,你会心安理得地停下来享受,还是收起那些“没出息”的小心思,不顾疲倦地继续赶路?
我想选择前者,但心虚和恐慌把我推向后者。
总以为会有那么一天,功成名就,全身而退。
在雾霾一样的郁闷中,才慢慢领悟,那些因为焦虑、愤怒而匆匆打发的时日,都是人生不可重来的大好时光啊。
没有人艰苦奋斗是为了辛苦一辈子,然而,先苦后甜的心念真的会导向这样的结果。
坚韧上进是好事,而我也可以选择更适合自己的方式,而不是保持一个看起来很励志、很感人的姿态。
把人生目标设定为“过得舒服”之后,果然神清气爽。
我的生命本来就不是一个结实粗糙的麻袋,可以在石头路上任意拖行。它更像我在江宁织造博物馆看到的云霞锦绣,精致又脆弱,要好好呵护,才能流光溢彩。
对啊,我就是温室里的花朵,就是吃不了苦,受不了累。
不能连续运转太久,需要时间来休整充电。
生气会导致身体不舒服,所以要尽量取悦自己。
想做事的时候自然会去做,不要催。
敏感,细腻,都是理直气壮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