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5 玉文化的来历

今日观点:

通过“改玉改行”的原委和意义,了解儒家把个人修养强调到了几乎变态的程度。因为在礼制社会里,对贵族的约束力主要来自两个途径:一是习俗,二是自觉,两者都缺乏硬性的约束力。

一、改玉改行

1、佩戴玉石挂件,在周朝的意义

  • 为了让人保持优雅且合乎本分的仪态
    如果仪态不端庄头摆动幅度过大,“充耳”就会打脸
  • 全身多处佩玉,只有脚步平稳,才会发出风铃一般环佩玎珰的声音
    • 平民百姓是“小人”,既买不起,又行色匆匆,不适合佩玉
    • “小醜备物”,力不从心

2、身份不同,佩玉规格不同

《礼记》:

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

  • 玉佩最重要的是发出声音,用五声音阶来判断
  • 大夫出门必配车,车上必有铃铛
  • 响声要动听,走路、开车就要平缓

3、祭祀典礼上的步态要求

地位越高,步子越小

以“武”计量,指“足迹”,为适应不同步伐,佩玉也有相应改变
  • 国君:接武,每步只有半只脚
  • 大夫:继武,长度加倍
  • 士:中武,长度再加倍

二、细节决定成败

1、礼制社会的约束

对贵族的约束力,主要来自两个途径

  • 一是习俗
  • 二是自觉

2、没有硬性的约束力

  • 习俗和自觉都没有硬性约束力
  • 稍不小心就会被私欲突破
  • 一旦突破就会礼崩乐坏

3、儒家的弱点,法家的对策

  • 儒家要把情欲的苗头和野心的苗头,都扼杀在摇篮里,但是缺乏硬性约束力
  • 法家主张严刑峻法,不把贵族当贵族

三、上级欺负下级,下级可以越级诉讼吗?

1、晋文公遇到的官司

晋文公想借道卫国攻打曹国,被卫国国君卫成公拒绝,因此得罪了强国晋国。于是卫国转投另一个强国楚国。没想到卫国的臣民心向晋国,为表诚意,他们把卫成公赶走,激怒了楚国,引发了晋楚之间的“城濮之战”,结果是晋国赢了。流亡在外的卫成公安排大夫元晅辅佐弟弟叔武摄政,不久却听信谗言,以为元晅已经在国内拥立叔武为国君,于是把元晅的儿子杀了。元晅却依旧重死执行承诺,辅佐叔武摄政。后来晋文公允许卫成公回国,卫成公回国后,就把摄政的弟弟叔武杀了,元晅闻讯逃往晋国。

2、元晅的冤怎么伸?

  • 元晅是臣子,卫成公是国君
  • 晋文公是诸侯的盟主
  • 元晅可以作为下级,越级向晋文公诉讼卫成公吗?

……详见明日“彩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再嫁丧夫 我们在【老秦人的故事】23、邲地之战中讲过夏姬的事情,讲了夏姬的儿子夏徵舒被杀,夏姬被带回楚国。 楚...
    枫离秋阅读 868评论 0 0
  • 今天,一篇叫做《在北京,有2000万人在假装生活》的文章刷屏了。一时间,关于北京这个城市的论调再次被提及,有人默默...
    不打烊实验室阅读 155评论 0 0
  • 在参加写作训练营前,我的写作处在,心里有千言万语,但当落在纸上时,不知从哪里开始,不知如何用文字写我心中所想,一直...
    一只会飞的猪0阅读 368评论 4 2
  • 断舍离 仅仅字面意思就可以理解该书的宗旨。通过断舍离来改变身边的环境,改变自己的心态,最终达到人生的变化。 生活中...
    丫头emma阅读 408评论 0 0
  • 我的一个朋友映岚和泽洋,他们在一起三年了 ,可最后还是分开了 。 有人说爱情是败给距离 ,有人说爱情是败给时间,还...
    薄雾花香雪凝白阅读 293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