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对,就关于口语方言和普通话关系的一些想法的记录,这是第一篇。
一 找活路;找生活;找工作。
山村里的人面对的日子大概每天就是翻山越岭,无论要办个什么事都是如此,如放牛,割草,翻地,种苗,收获,走访,散步。
就说务农吧,也需要翻越一座小小的山丘,或者跨越一条河,否则就不用动了,呆坐着哪儿也去不了,也就不会知道太阳为什么总是从山后升起,山后面有什么? 从河对岸看自己这边是不是很不一样?
关于找路的这一切大约是每个日子构成的基本要素了,先辈移民到那个小山村的时候跋山涉水,走来时回头路恐怕不行,死路一条,开拓新路,成了生活常态,找活路也就成了日常口语,成了找事做,找工作,过日子的代名词,找路成了避免死门的生存之道。
相比之下,找生活,显得悠闲自在了一些,路 似乎已经不是每天生存的第一件事了,路是不缺的,生活,多少'高'了那么一点。
二,若是晴天,一切安好?
在高头;在高头;在上面。
瓜娃子;脑西的呐;神经病。
扫地;洗地;扫地,拖地。
啥子? 霍兮? 什么?
跑趟子,
仅存残躯,我心狂野。
一个tag:
One will be swallowed by what he eluded
(你所逃避的必将吞噬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