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8日,星期五。阴、雾、雨,偏北风2-3级,建始县茅田乡温度16-22度。骑向恩施第十五天,恩施市-龙凤镇-白杨坪镇-建始县-长梁乡-茅田乡,骑程89公里。五点半起床时,还有点不情愿,对返程的漫漫长路真想一步骑完,尤其听见外面又响起了下雨声,真的不想骑了。但想归想,现实却是必须勇往直前,率领一队人马安全骑回去,完成即定的长骑计划。下来的一切是机械重复的,收拾行囊,搬下车子,寻找早餐。今天是出门向北,便有卖包子的小店。酸菜包子两个及一碗大米汤,共四元。六点三十七分出发,返程的路开始了。为了避开龙凤镇下面的一段泥浆路,便侦查好了过红旗大桥,沿清江河边,上318国道再接209国道。一行七人上了几道大坡,即将穿过龙凤镇区时,老兵的后轮没气了。四个男人都参与补胎,发现孔洞并不在与地面接触的外侧,且也找不到致洞的原凶,顿感情况不妙。补好上坡,未到坡顶,老兵的后轮又瘪了下去。又补,现两孔,还是里侧。七手八脚忙碌半天,突然发现后轮外带的边缘鼓起了包。鼓包对轮胎是致命的,但为了能够补救再骑,又为老兵的电助力旅行车倒换了前后轮胎,但鼓包再起。这样的情形是不可能完成归程的骑行的,提议老兵返至恩施修车或坐火车回家。老兵同意乘火车回家,其实老兵在骑到恩施的当天,就提出了坐火车回去的想法,被大家劝住。现在如此,真是人算不如天算那!与老兵龙风镇惜别,九时许续走,骑队只有六人了。骑中揭开防雨的塑料布,发现码表不走字了。调整未果,后来发现是从根部断了线,意为修复焊接接头即可,其实当时想的过于简单了。过了长而热闹的白杨坪镇区,路也早是上下起伏,但总体是上升进入大山的。不过今天上坡不是太吃力,好像风向助力,加上屁股疖子不疼了,就骑得顺当且快,骑一程就到了前面。将近十一点半,住车停于李家垭等待,此地海拔已是623米,比恩施城抬升了近两百米。往前是建始县城,还有九公里。十二点到达建始城边,路边小店午饭。小盘盛菜,但也便宜,A费只有十元。与老彭分饮了一两白酒。饭时,向小店男主人打听前方两个乡街的住宿情况,得到详细回答,似可无虞住宿问题。一点又走,穿过建始的城中一隅。阴沉了一个上午的老天开始下雨了,而且渐渐细密起来,不得不套上了雨披。十四公里平路到长梁乡,其后盘山一直上升,雨也密集起来了。盘上一山,似是上了一个台阶,其后便是接连的山包,路在其间起伏绕走,高度也在艰难的蹬踩中不断上升。小雨中前进,其实很艰辛,尤其雨披的羁绊,让人添了层束缚。十六点停于一处叫三道岩的高点等待,此处海拔999米,距茅田乡尚有近十公里的距离。十七点终至茅田街口,骑电助力车早到的老彭已在一家老年夫妻的电器店里闲聊等待。趋前问询,店里正有电烙铁等工具,男主人放下饭碗、戴上花镜,帮我焊接了码表的断线。虽然还不能够恢复显示,但也得谢谢老人。码表就此彻底停摆了,每天的行程数字要靠他人提供了。海拔1247米高处的乡街上,除了偶过的车辆外,不见一个外人,冷淸极了,好在旅馆还有几家,海棠等选定后住到了三层的顶楼,沉重的车子硬是也搬进了房间,房费十六元。走了老兵,余程就都是与老彭宿一室了。洗了个热水澡,又将两件汗衣揉搓了出来,用电吹风吹干了小件东西。晚饭在住处的餐厅吃火锅,饮了点儿老彭提供的白酒,小菜有鱼腥草。A费二十五元,都说有点贵了。
长骑恩施(D15)-- 从恩施到茅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