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午娃放学后,因为电车充电,再加上想接着校对文稿,便让娃先在办公室里写作业,过了一会儿,我发现娃并没有按照我想象中的写作业,娃在看课外书,心中稍有不满,决定回家!临走时,娃说吃苹果,今天温度低,路上吃太凉,办公室里吃来不及了,娃说饿的慌,我心里想,刚放学不是吃了一块糕点了嘛,马上到家就吃晚饭了,我刚说去找点零食吃又说不吃了回家吃饭。娃有点不开心了。回家路上,娃问我一天见几次小白玉,我说三次,娃问哪三次?我说,早上中午和下午。娃大声说,是下午还是晚上啊?我说下午放学后不是下午吗?娃还想解释是晚上,意识到我生气了,娃说,你咋恁大声?我就是生气了,感觉娃在找我的茬。
到家已经6:20了,徐总还在做饭,我生气的说,都几点了,咋还没做好饭?心中还是有气,吃完饭决定剪一直想剪而一直没剪的头发,顺便理理自己的思绪。
情绪起源于看到娃没写作业,娃没有按我想要的方向走,记得我家徐总曾生气的说我,总想着让别人按你想的去做,换句话说就是控制别人,徐总生气的说这话怕是有被控制的感受,娃是小,不敢和我硬对硬,想必心里也是极不舒服的。
有次听课一位老师讲到现代人的三高:高期待、高控制、高依赖,我是一下子占了俩。我的成长环境现在没有明显的感受到高期待高控制,回想大妞小的时候也是被我控制的严严的,那个时候总感觉大妞控制不住,硬是摁着。有种感觉,孩子的思维思想是超前的,会远远的超过像我这样的父母,所以说孩子是老师,父母要向孩子学习。
细细回想,自己的高期待和高控制无处不在,周末想让娃早点干完作业,是娃想出去玩吗,是自己更想出去玩,娃一提到写作业甚至说到可以不出去玩,我心里可是不愿意呀,周末我急着出去玩。
从来没有思考过自己的高期待和高控制,也从来没有认真的看待过自己的高期待和高控制。高控制和高期待的背后有面子,戴的面具撕下来岂非易事?
我家三妹说,老爸对她就是相信,还有坚持,才成就了她的今天,她非常感谢老爸,她说她能不能这样对待自己的孩子?我在想,我又是怎么对待我的孩子的呢?我做到了什么呢?自己这些年学的东西又有多少实践了呢?
上午拿手机找东西顺便刷了一个视频,说少和青春期孩子生气,深深的呼吸,像大海一样的抱持。理解了青春期孩子大脑的发育特点就知道了自己要怎么做。我以为,对于小学期的孩子更要包容,要肯定鼓励。不忘初心,自己又做了什么?自己又做了多少呢??
2.昨晚和大妞聊了一个多小时,大妞讲了十月份乘机去天津开会的被骗经历,辛辛苦苦攒的私房钱被骗走了,骗术高明的像中蛊一样,被牵着鼻子走,似乎全在情理之中,事情的发生发展全在掌控之下,大妞一再强调不要接境外陌生来电。欣慰的是大妞心地善良,为他人考虑。幸运的是大妞的一瞬间犹豫扭转了继续发展的趋势,或者损失更大。只当是生活的教训,生活的提醒,花钱买来的经验,也是帮助孩子成长的一次难忘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