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冷风里去往公园跑步,路过一片橄榄球场,一大群六七岁的小孩在打比赛,家长在场外冷静观战。装备和动作都十分专业,小孩子那种只为了赢而全力以赴的专注渲染整个赛场。今后他们中大概不会有人以此为生,但在他们人生的最早期,还没有开始人生真正的全垒打的时候就已经习惯这种模式:在一切领域成为更专业、更投入、更用力最终更游刃有余的那批人。
我喜欢这种精进的专业感,像一个瘦削有力的跑者,专注、平稳、克制地跑完一场马拉松。而不是一个散漫而拖沓的人,把日子过得稀里糊涂,把事儿做得毫无秩序,如果是团队作战,还会因为自己的不够专业拖累别人,一遍遍返工,也不会长记性,一眼望去,这种人脸上就是两个字:混乱。
可怕的是,这样的人,还会一次次跑出来,炫耀自己有多努力。因为同一件事,他做了无数遍,才做好,这样的付出是多么值得夸赞和自我感动啊!譬如编剧宣传自己一个剧本改118遍,是多么用心用力,演员一个镜头拍几十遍,是多么敬业。群众一片鼓掌,媒体集体夸赞,整个社会都在倾销正能量。可这难道不是不专业不够all in的表现吗?!!
『这电影超烂诶!』
『可是你知道他有多努力吗?』
『我刷了十几次托福才考到110分!』
『哇你真的好努力!』
拜托,那你为什么不一次就全力以赴把事情做好?你所谓的超努力,有多少是无效的?是因为不够用心所以在低效率地重复劳动?
很多所谓的努力,本就是一种对专业主义的亵渎。因为每一次都不够投入,每一次都学不会把一件事情做到位,所以就要无数次去重复,浪费他人的时间,浪费自己的时间。
老板让助理订一个飞上海的机票。助理巴巴回来说,『老板,没票了。』老板忍住怒气,跟他讲,『那你看看高铁。』助理又回来,傻傻问,『没有商务座只有一等座了,要不要订?』老板又忍住怒气,说,『订。』几分钟后,助理回来,报告老板,『我订完了。』『然后呢?』老板问。『都好了呀。』
『那我住在哪里!!!安排谁来接我!!』老板终于忍不住发起火来,对着助理一顿吼。
助理委屈地回去继续订酒店,而后越想越委屈,在朋友圈发了一条:没有一份工作不委屈,没有一处事情不复杂,努力,努力!
下面无数个赞和安慰的评论。
助理觉得自己真的为了工作超努力,所有委屈都可以忍受。然后第二次,第三次,他还会继续挨骂、自我感动、挨骂、自我感动。直到有过来人详细告诉他,一个助理的职业修养。
家长帮小孩报了高分保过班,只要不过线,就可以一次次重新来补课。于是小孩一次又一次地回炉重造,心里想着,反正重来不要钱,最终花了别人好几倍的时间来勉强过线——因为那些题,傻子反反复复听老师讲十几遍,都记住了。
『我家孩子聪明是聪明,就是不够用心。』孩子的爸爸妈妈逢人边说。
曾经在家里请一群朋友玩桌游,基本都是刚入职场的90后,还有一位是资深职业经理人,有个女孩要我拿一点蜂蜜给她冲水,我起身去冰箱拿出一罐蜂蜜丢给她,然后坐下继续玩。那位职业经理人前辈笑了笑,说,『哎我说你作为主人真是有点粗枝大叶哈,给人拿了蜂蜜,也不知道帮人再拿个小勺子,再给人把罐子拧开。』
这件小事我记了很久,一直提醒我做任何事切忌不够专业不够到位。而很多小事,恰恰能看出一个人的潜力和职业素养。
如果你参加过一些商业活动,如果你有幸与这些前辈们交换过名片,你就会发现这样一个规律,某个领域最牛逼的人物,他们的名片上往往只有一个名字,和就职的公司,没有头衔,没有私人电话。而那些到处交换名片搭建人脉的所谓论坛咖,名片上的头衔可以大到华人级、国家级……而且都是跨界人士,比如,做投资的同时是品酒师同时还是藏家还是作家还是艺术家……但你要真问他有什么作品,倒还真问不出一二来。
看着是个跨界的多才多艺精力管理超牛逼的人,实际上没有一样是足够专业到令人信服的。
读一些经典,评论家说这本书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作家在某个特殊时代,向 腐朽的制度与卑劣的人性开战,拷问时代,追问人心。
我倒觉得,能被时间留下的作家,都是向永恒开战的人。
『我什么时候才能成名?什么时候才可以成功?』那些像离骚一样反反复复被追问的天问。谁都得不到回到。
只知道,剑未佩妥,出门便已是江湖。最厉害的侠,是一招毙命,一炮而红。资本总是逐利的,如果你不够专业,没有第二次机会给到你。从某种角度说,专业,也是最好的个人品牌塑造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