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第六中学高二 李浩
前段时间在电视上看到央视放映的一个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这片纪录片跟多数纪录片的选题取向相似,讲的都是最司空见惯的生活里最容易被人忽略的存在。该片聚焦在一群故宫文物修复工作者之上,他们和我们一样,是万千职业中平凡无奇的一类;他们又和我们不一样,是身怀绝技、妙手回春的顶级文物修复师。最让人受到震撼是《我在故宫修文物》里面修复师的匠人精神,修复师在这里工作,和在北京其他地方工作的感受完全不一样,宫门层层,阻挡了外界的喧嚣,修补匠师们说他们能够在文物修补中和古人对话,看到上一次修补这件文物的匠师的故事和性格。文物的修补讲究的是修旧如旧,残损的文物需要匠师们的一双巧手拼接与复原,耐心与艺术想象力缺一不可。对自己的作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力求最大限度的还原文物的原本风貌,这样的工匠精神在如今这个有些浮躁的社会里显得特别珍贵。
我查了资料发现,《我在故宫修文物》推出后得到了非常好的反响,大家的评分也非常的高,这主要是来源于纪录片中的每一个工匠师傅,他们的手艺精湛,生活简朴,受到我们的羡慕与尊敬。近几年来,政府和不少企业纷纷提倡人们要努力培养这种精神,那么究竟何为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的养成对我们有哪些好处呢?
所谓工匠精神,就是工匠对自己产品精雕细琢的态度,是精益求精,力求完美的精神理念。概括起来,工匠精神就是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这不仅体现了对产品精心打造,精工制作的理念和追求,更是要不断吸收最前沿的技术,创造出新成果的目标。
"工匠精神"一词,最早出自于聂圣哲,他培养出来的一流木工匠士,正是来自于这种精神。相信随着国家产业战略和教育战略的调整,人们的求学观念、就业观念以及单位的用人观念都会随之转变,"工匠精神"将成为普遍追求,除了"匠士",还会有更多的"士"脱颖而出。提到“工匠精神”,在古代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木工师傅鲁班,鲁班生活在春秋末、战国初,出身于世代工匠的家庭。从小,鲁班就参加了许多土木建筑工程劳动,逐渐掌握了生产劳动的技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被尊奉为木匠的祖师。木工师傅们用的手工工具,如钻、刨子、铲子、曲尺、画线用的墨斗,据说都是鲁班发明的,鲁班的名字已经成为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不仅仅是鲁班师傅,还有我们在课本中学到的庖丁解牛,厨师给梁惠王宰牛。其手所接触的地方,肩膀所依靠的地方,脚所踩的地方,膝盖所顶的地方,哗哗作响;进刀时没有不和音律。中国古代工匠匠心独运,他们把对自然的敬畏、对作品的虔敬、对使用者的将心比心,连同自己的揣摩感悟,全部倾注于一双巧手上,成就一代代能人巧匠。
现代“工匠精神”不仅仅是指那些技艺高超的师傅了,而且还要求企业如同一个工匠一样,琢磨自己的产品,精益求精,经得起市场的考验和推敲。工匠精神的核心是企业要追求科技创新,技术进步。如果说企业是国家的经济命脉所在,那么一个以科技创新,技术进步为主体的企业,就是民族振兴的动力源泉,是国家财富增加的源泉所在。
对我国大多数企业来说,要做具有工匠精神的产品并非易事,这要求公司在掌控核心科技的同时,既要让产品不断改进,不断完善,又要得到众多用户肯定,诚心服务于大众。被称为大国工匠的企业在我国日益增多,其中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公司便是华为公司,励志做国产好机的华为,他们公司的技术人员都在努力研发高性能手机,尽管他们已经走出了国门,在国际市场上甚至有了一席之地,但他们仍能沉稳下来,努力开发“华为荣耀”,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难道不是工匠精神吗?正因为华为对产品有工匠精神,才会在国际市场上被肯定。
当今世界,浮躁之风渐涨,这严重影响了我们工匠精神的养成。许多企业急功近利,往往追求“短、平、快”带来的即时利益,无形之中做到了圈钱,做死某产品,再出新产品,再圈钱的不良循环。可如果无法沉下心来做研发,他们就永远无法更上一个台阶,只能一直以这种方式“苟且偷生”,迟早会被那些真正有实力的公司淘汰。这里我们不难发现,具有工匠精神是多么重要,它好似一盏明灯,指引我们成功的道路,而那些走偏路企图省事的人,自以为走了一条捷径,可只要他们稍有不慎,便会从这条路跌下万丈深渊。
作为一名中学生,学习上的工匠精神是对我们的磨砺、考验,我们一定要沉下心来,精益求精地为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当我们也有了工匠精神时,相信我们的成绩也更加优秀,我们的未来也更加光明。
李浩
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