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离职,认识了一个陌生的我

2018年元月,因为钱的问题,萌发了辞职的念头,这时我已入职这家公司5年,毕业工作第8年。

但因为过去的懈怠,工作的“野心”已被束之高阁,所以这个念头只是偶尔闪烁一下、冒个尖,并没有迫切的马上执行。

另一方面,长期的“安于现状”迫使我没有了核心竞争力,想要再次迈入浩荡的求职大军,必须先增值自我。

这需要一个缓冲期。


2019年元月,再次因为职业发展的问题,确定了辞职的念头。

复盘过去一年:

首先,把自律性揪回来

然后,完成了毕业论文

最后,参加了线上课程


成长就是这么一个道理,从自身开始改变,多接触多尝试、拓宽思维角度、改变处事方式,或许,就能促使我在工作上变得更沉稳。

此时,该辞职了。



让自己走

年假第二天,早上6点半,组织了一下措辞,给老总发了离职申请,获得批准后,收拾行囊,8点出门,给自己一个短途旅行。

恰逢去年9月份家里发生了事情,所以小半年的时间里,经历了、成长了,但内心压抑,而没有有效的宣泄,导致负能量聚积、脾气急躁,对人对事都更没有了耐心,抱怨也随时点燃。

这些,我都知道,但爆发时,忍不了……

给自己一个理由,放下所有事情,让自己走,走出内心,迈向外界。

这样,才能吸收新能量,打开新思路。


求职滑铁卢


1月底交的辞职申请,批准离职时间是2月底,但在2月中旬已工作交接完毕,争取到了半个月的在职空闲时间,可以“光明正大”的查看招聘信息、投递简历。

基于不同领域的底层逻辑相通这一原则,我大胆的向更高层级的管理岗位投递简历,但反馈信息却是不尽人意。

为什么作为一个已经工作8年的员工,求职时却遭遇滑铁卢?

第一,超越了自己的工作经验,虽说这几年的工作同时兼顾着几个职能岗位,但都是粗浅的完成任务,没有涉及到“管理”思维,只是单纯的完成工作,并没有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

第二,不要理所当然的看待事情,我了解行政、人事、财务的工作内容,这在小公司或许会“吃香”,打杂的工作内容促使个人进步快速,但不等于能在大公司职能分明的前提下生搬硬套,没有数据量化到工作上。

可以的话,学习第一手经验,“你想学习谁,就想办法靠近谁”,因为只有最优秀的人才能教你如何成为一个最优秀的人。

如我想在未来胜任管理岗职位,那么,首先该从直属上司身上学习,ta的管理思维、处事逻辑、价值观念……而不是妄想通过单纯的跳槽,直接upgrade。

一个人的成绩从0到1是最艰难的,跨过了煎熬的1,到10的路程就简单多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