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开始开始的国庆节长假,很多00后都还没有出生,但现在很多00后已经进入工作岗位,也开始享受国庆长假,七天假你是如何过的?
30号从下午开始上海、深圳、广州、北京等大城市出城的主要高速公路开始出现了红色拥堵,我的一个朋友七点钟就开始从东莞踏上了回家的路。
很多人都被堵车搞怕了,就选择提前踏上归途,当然网上也有段子说大家都提前一天出发,还是堵在路上了,看来也不是很真实。
2002年我到上海工作,公司也开始了国庆长假,记得那个时候还很少有私企开始执行,所以回家的路好像也不是很难。
提前买好票,当然都是绿皮火车,记得那时候回到家乡的绿皮火车只有一趟,还是从苏州出发的,为了买到卧铺我一般会选择从苏州起点站开始购票,这样多花点钱可以提前买到票。
现在也经常买票,当然99.99%的情况和大家一样就是从15天就开始进入了候补状态,运气好的时候可以候补上票,但大部分时候都是没有买到票。
江西、湖南、四川、河南、安徽、湖北等内地都是输出人的省份,沿海的广东、浙江、江苏、上海都是人员输入的地区,这就造成了一种节前人往内地跑,节后反向的奇观。
曾经坐过一次国庆节后回江西的列车,发现不要说卧铺,座位都能让每个人都享受到卧铺的待遇,由于每节车厢都没有多少人,大家都躺下还没有把座位占满。
家乡开通高铁后,我想这下总能缓解买不到票的情况,发现还是一样该买不到票还是照旧,高铁开通后普通火车相应减少,座位其实没有变多。
记得有一年从广州回江西,我购买了三趟车用了十二个小时走完高铁4个小时走完的路,从广州到东莞是第一张票,一站我通过购买卧铺上的车,车上补了一张票到增城。
我的第二张票是从增城到惠州,所以只能在车上补票,否则就无法赶上下一趟车,这趟开往东北的沈阳的车竟然有人上车就是站票到东北三十多个小时的路程。
惠州等了一个多小时坐上开往江西赣州的第二趟车,这趟是动车的卧铺,还是比较舒服的,大家愿意躺或坐都比较放松。
由于第三趟车是高铁,坐过车的人都知道,大部分城市的高铁和普通火车站都是分开,有些还特别的远,下车后赶紧打车赶往赣州西站,换乘只有一个小时的时间,公交车肯定来不及。
赣州西站位置比较偏,我也是第二次到赣州西站,上一次是一年国庆节选择了半夜出发的高铁到赣州站换乘,这次还是不错的两趟车就到到家了。
最奇葩的一次是我选择了坐一站商务座才上了车,原本十几二十元的车票一下就变成了一百多,当然服务也上来了,有晚餐还有咖啡、饮料和专人服务。
虽然后面变成了站票也没有办法,上了车就能离家近一点,哪怕再苦再累也不会觉得累,这是回家的感觉大家聊起天来都比较快乐和轻松。
后来由于私家车越来越多,大家选择自驾回家,当然也就出现了高速公路一边红色拥堵的长龙,一边几乎是空的情况,常常是加一倍的时间都到不了家。
记得我最早开车回江西是十年前了,我和朋友选择了10点多出发,心想大部分要么早走了,要么就第二天走,中间走应该人少,我们可以打一个时间差,可以躲开点堵车。
人算不如天算,刚进入浙江就开始走环城路堵了起来,这还不是很严重,到了义乌就出现了十几公里的堵车,一般一堵就是一个小时以上,等你走到前面发现也就是一个两车轻微碰撞的小事故或一辆事故车占道而已。
在广州有一个这样的说法,就是很多人买了车就是在春节和国庆节长假才会开动一下,简称两箱油的车,由于平时上班也用不到车,就将车停在不需要停车费的地方,盖上车衣。
到了节假日才去检查一下,就开上了高速公路,这些两箱油的司机由于平时开车比较少,就容易发现事故,造成大堵车。
今天是十月一日,朋友们都平安的回到家了没,路上很难,但回到家就会变得轻松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