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喜剧的内核往往是悲剧。但缝纫机乐队是部为赋喜剧强说愁的小品电影。即使把十多分钟的屌丝男士拉长至两个钟头,屌丝依然只能是屌丝,跟电影并不沾太多边儿,即便包装着很多冠冕堂皇的名词:梦想、屌丝逆袭、摇滚、音乐,但所有这些矫揉造作在一起,作品的内核依然是油腻与LOW的屌丝男士,在家一个人偷偷摸摸看就行了,放到电影里放不下那个架子反而有点儿不伦不类。
两个小时过去,除了感觉尬得不能再尬的网络包袱,能且只能停留在脑海里面的:就只有古力娜扎了,她可真好看啊!!!腿真的特别长!!!跟大鹏蜻蜓点水式的吻戏还是有点儿心痛……怪不得人人都想当导演……怪不得人人都想打大鹏……
大鹏可能也是衣锦还乡、沐猴而冠吧,把缝纫机乐队的拍摄地点选择了自己的家乡集安,但可惜拍电影的思路依旧停留在大兴土木、人山人海的状态。电影中有着非常非常多摇滚界的腕儿,恶搞戏谑一番;征用小学生参加文艺演出的桥段更像是小时候深恶痛绝的领导视察,最后的千人摇滚大演唱人是出够了,但感觉乱糟糟一片,也没有太多的气势而言。
缝纫机电影在电影里面经常强调着梦想这个词,但这个词更像是无良商家煲出来的鸡汤,还不给勺子的那种。大鹏,终归到底还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所以这种鸡汤,不喝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