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得到】APP,只为告诉你为什么好心帮了别人,反倒不被尊重:
最近,公众号“魔鬼搭讪”有篇文章,讨论了这么个问题,为什么同一个人,对于同样的帮助,会尊重某些人的帮助,却很少尊重另一些人的帮助呢?
比如,一个寝室,有三个人,就叫他们老大、老二和老三吧。老大呢,经常帮老二买早点,但老二却从不感激老大,有时候还会说老大买的早点不好吃,而且觉得老大帮忙买早点是应该的。奇怪的是,老三帮老二买一次早点,老二就会非常感激,哪怕只是买一次。
为什么会这样呢?作者说了三个原因:
第一点,作者说,帮忙的价值和对方的需求是成正比的。
就拿买早点来说,如果你天天帮一个人买早点,他天天都有早点吃,这时候早点对他的价值感就比较低了,你提供的是一个低价值的产品,所以那个人就不会感激你。如果当一个人很饿,特别需要早点的时候,早点的价值就非常高,这时候你再帮忙买早点,就相当于“雪中送炭”,就有价值了。所以,一定要在对方需要的时候帮忙,要不你就是烂好人。
除了“价值降低”之外,还有一个因素是“价值分散”。
举个例子,你们同事一群人吃饭,叫了外卖。结果你把钱全付了,请大家吃了饭。这个时候,基本上不会有人特别感谢你,大家顶多是说声“谢谢”,甚至可能有人根本不知道这顿饭是谁请的。为什么?因为你的价值被很多人分散了,如果你请了十个同事,那你的价值分散到每个人身上,也就是十分之一,这样价值就变得很小。大家可能会这么想:反正你也不是专门请我一个人,这么多人都吃了,我就用不着专门感谢你了。相反,如果你用这些钱请一个同事吃饭,他肯定会记得欠你个人情,因为你的价值全部用到了他的身上。
除此之外,从心理学来说,如果你经常帮助一个人,他就会慢慢适应,甚至忽视。因为,这种帮助会给他压力,所以他就会用忽视来保护自己。你做得越多越久,他对你就越忽视,对你的感激就越少,甚至还会说你帮忙帮得不够好。
第二点,作者说,这种不尊重,还和我们的人际界限有关系。
日常生活中,人与人的人际界限是不一样的,其实人和人是有社交距离的。亲密度越高,社交距离就越短,言行举止就会越亲密。
太亲密了,也会带来不尊重。比如,有的夫妻之间就没有界限,丈夫会不尊重妻子,妻子的什么事都管,因为他把妻子当成了自己的一部分了,忘了妻子其实也是独立的。朋友也一样,有些人一旦和别人走得近了,就忘了对方也是独立的,如果不能保持合适的界限,就很容易侵犯到别人了。
同样,如果一个人的界限被侵犯的时候,他自己都不知道,那他就很难获得别人的尊重。所以,这些人际界限不清楚的人在相处的时候,很容易就出现这种情况,越亲密,说话越放肆,越容易侵犯对方。
你看,人和人要想相处的时间长一点儿,就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帮人也是一样,要有个限度,不能一直给别人当保姆。
第三点,作者说,从人格特质上看,当你觉得一个人对你没有威胁的时候,你就会放松,言谈举止就会不注意。
比如直呼对方的姓名,说话不太礼貌,让别人帮忙的时候,甚至会要求对方来到自己身边,等等。而且,作者还说,除了前面说的那种“缺乏人际界限”的人,讨好型人格的人也很容易不被人尊重。因为讨好型人格的人太好说话了,喜欢跟着别人的意见走,就算被侵犯了,也不会生气,至少不会表现出生气。
另外,人和人交往,其实是一个互相满足需要的过程,有些人可能喜欢这种被需要感觉,在帮助别人的时候,他获得了满足,就把自己不被尊重这个事情给忽略了。
怎么样,听了以上这些,你是不是明白了为什么自己帮助别人,反倒不被尊重了呢?
也许你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