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学问融入生活

2017年11月21日,在琴素做过一次早分享,没想到获得李老师的好评,还对用到的知识点逐一点评,每次翻看都觉得里面的学习点值得分享一下。

大宝是个美食家,对饭菜的味道很有要求,每次做饭总要花些心思。随着小宝的长大,感觉不能准时将美味可口的饭菜端上桌,于是让大宝在外买着吃。每个周末两天硕在家吃饭,理由是我提供的生活资金有限,这两天就凑合在家吃吧,我说那有啥吃啥晚了就等等呗,大宝也乐意。
周六中午我炖了排骨土豆,买来馅饼,又打开一袋泡椒鸡爪,还有宝爸带过来的油炸小鱼,都是大宝喜欢的。小宝刚睡大宝就放学回来,看着这么多好吃的,大宝装作流口水的样子逗我笑,我盛汤他则拿来筷子,开饭啦。大宝刚吃一口土豆便说:“多加点盐会死啊。”我说:“你这话我解读为土豆放盐放少了,对吗?”
李老师解读:(“多加点盐会死”?乍听这话,你是怎样的感受?没礼貌、不尊重、没教养……“聆听”有四步:听内容、听情绪、听动机、听信念,没有学习的妈妈多会停留在第一步,然后直接进入头脑,开始评判指责,上纲上线,摆事实讲道理,结局是饭不能好好吃,亲子关系添堵。但学习后的妈妈如何做呢?“你这话我解读为土豆放盐放少了,对吗?”不被孩子说话内容带走,直接连接孩子语言背后的信息,并及时找孩子核对信息,这就是真正的“看见”孩子,只有做到这一步,连接到孩子内在需求,才会有下面的一步步引导。)

大宝点头,我接着説:“通过学习,我的思想觉悟好高了呢,竟然解读对了。”大宝说:“我们那个圈子都这么说。”
李老师解读:(妈妈注意力始终聚焦于自己身上,通过肯定自己学习后能够正确解读孩子情绪并稳稳表达出来,通过孩子表达“我们圈子都这么说”可见孩子自动意识到自己语言表达的不合适,用这样一个借口来保护自己。)

我说:“我想如果是跟爷爷奶奶说这句话会是怎么样的情景呢?”大宝忙道:“那可不能这样说,他们会生气的。”

李老师解读:(这是“重定立场”的技术,我是第一声,你是第二声,他们是第三声,我在这儿用到的是第三声,如果是爷爷奶奶会怎么看?这样换个角度,会拓展孩子通过多角度自己看到自己的表达,自动修正自己的表达。)

我说:“哦,原来你说话很有分寸,能这么跟我说,说明咱俩距离还是比较近的吗!”大宝连连称是。
李老师解读:(这个及时肯定非常有力。好的引导一定是边“引”边根据孩子的回应给予及时肯定,这样才能把孩子“导”向我们要去的那个方向。)

大宝昨天提出放月假要跟同学去玩,还说好不容易加入他们的群体,好想去,需要150元的赞助费,我说考虑一下再答复的。
李老师解读:(妈妈在此不评判,不疑心,用“考虑一下再答复”表达自己对这件事情的慎重,同时向孩子传递出一份信息,重要的事情可以给自己一个足够思考的时间,不用事事马上做出回应。)

今天我紧跟话题说:“昨天那个请求我考虑好了。”大宝笑点着头说:“这个可以有,是吗”。我说:“呃,这个可以有,不过能听我唠叨几句吗?”
李老师解读:(宝妈在这里用到了“先跟后带”的技术,首先肯定答复孩子“这个可以有”,满足孩子内在需求,妈妈的许可让孩子进入到良好状态,此刻,妈妈再提出自己的需求,孩子当然乐意接受,这样做既满足孩子需求,又照顾到自己内在的情绪。)

大宝坚定又兴奋的答:“不能耽误写作业。”我说:“这是必须的,我还想问你几个问题。你为什么愿意加入他们的群体呢”大宝说:“他们能让我感觉快乐”,我说顺着他的话题引导他什么样的群体能给你正能量能使你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就可以加人,否则远离。感觉自己说了很多,又举例子又摆事实的,于是问他有没有觉得我啰嗦,有没有让他感到厌烦,他说不但没有还获得很多知识呢!
李老师解读:(很多家长会觉得讲道理孩子会很烦不愿意接受,那为何宝妈在此讲了这么多,孩子不仅没有烦还觉得获得很多知识呢?课堂上我们常常强调不要过多和孩子讲道理,其实当对方需求被妈妈“看到”并达到满足,孩子很乐意听妈妈讲道理,只是妈妈要带着一份觉察,做到点到为止,见好就收。由此还可见孩子对参与这次活动、对跟同学们的连接是有很大期待的,所以当得到妈妈支持,这份喜悦是由内而外的感受。)

说着说着又说到一家人的生日,我挨个数出六个人的生日,他也用心的记,当说到大宝的公立生日时,大宝表情暗淡下来,说自己的生日12月21日真的很悲催,是玛雅人预测地球毁灭的日子,我说那不准,地球不还在转吗!大宝说:“四个预言三个准了,几率相当高”。我想此时绝不能再和他争辩,
李老师解读:(“此时绝不能再和他争辩”,争辩是零分的回应,妈妈的觉察力就是在生活一件件小事中去练就的。)
于是改口道:“既然几率这么高,而这次预言没实现,那说不定是你在这一天到来而改变了这个预言呢,这真是个奇迹。”大宝立马又力量满满的道:“说不定真是这样哦!”我说:“恩,你一定要相信你就是个奇迹,通过你的努力你一定会不同凡响!”大宝又是连连点头。此时饭也吃完,大宝说还有一点作业要写,写完了再午睡。
这次和孩子半小时的谈话,让我感觉到他的能量被提升了。
李老师解读:(“你一定要相信你就是个奇迹”,当妈妈不和孩子去争辩,而是在认同孩子“几率这么高”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重新定义这个日子,让孩子连接上“我就是个奇迹”的力量,这份信念系统转化非常棒!)
大宝去午睡后,我思索着刚才谈话的内容,突然发现自己从原来的亲子相处模式中走了出来,怎么会动脑筋和孩子讲话了呢!这当然是在琴素学习的功劳了。曾经,虽然是每天在陪孩子,实际上和孩子说上话的时间不多,能够说到孩子心里去,给他力量的话更是微不足道,现在必须珍惜机会,动用智慧与孩子交流,给孩子充充电,让他有力量去应对人生所有的考验。
李老师解读:(心即理,事上炼。“炼”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要我们满怀信心,坚定向前,终有一天你会看到属于你的“智慧火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楔子) 我叫方梦白,是州县六扇门的捕头。 当捕头嘛,抓抓小贼,抓抓逃犯,交一交差事,一个月的那么点俸禄也就到手了...
    金麟圣兽阅读 825评论 13 66
  • 看《疯狂动物城》的时候,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朱迪让树懒查资料的那一个情节。 树懒的哈~哈~哈~快要把朱迪急死。 我在...
    巧23阅读 335评论 0 0
  • 鱼丸同学给了一个思路,结合秋叶大叔之前的分答小讲,以及自己的一些想法,完成了上面的图 知识IP到底是什么?我们要怎...
    莲蓉宝阅读 182评论 0 0
  • 使用CoreData来保存数据 1.创建DataModel,创建Entity,添加属性,创建NSManagedOb...
    Leo_hai阅读 336评论 0 1
  • 朋友小A遇到了一件糟心事。 其实只是一件小事而已,但小A想起来,还是会有些小小的不爽。 小A家的宝宝一岁多,为了让...
    安小man阅读 875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