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纪森:打造志愿服务生态:贵在机制,要在基层

志愿服务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补充和文明进步的鲜活注脚,其生命力不仅在于个体善意的迸发,更在于生态体系的可持续运转。近年来,中国志愿服务呈现“量质齐升”的态势,但区域发展不均、供需对接不畅、长效动力不足等问题仍待破解。究其根本,构建良性志愿服务生态,核心在“机制”,落点在“基层”——以机制建设破解制度性障碍,以基层实践激活内生动力,尤其可将基层信访工作与志愿服务深度融合,让老干部、老教授、老退休人员等“银发力量”成为信访社会问题的发现者、解决者,成为延伸政府治理的“眼线”与“神经末梢”,实现民心民意的及时汇聚与民智的有效凝聚,方能实现志愿服务从“活动式”参与到“生态化”发展的跨越。

一、机制是志愿服务生态的“骨架”

志愿服务的可持续性,离不开系统化机制的支撑。缺乏机制保障的志愿服务,易陷入“一阵风”“碎片化”的困境。而将信访工作融入志愿服务,更需要精准的机制设计,避免“想参与却无路径”“发现问题却难推动”的尴尬。

有效的机制设计需聚焦三个关键:

供需对接机制:通过数字化平台整合基层信访隐患(如社区矛盾纠纷、政策落地堵点、民生设施短板)与“银发志愿者”资源,实现“群众有诉求、志愿者察民情、组织转线索、部门快响应、结果共反馈”的闭环。例如,老干部熟悉政策肌理,可重点关注社区政策落实中的偏差;老教授擅长沟通协调,可参与邻里矛盾调解;退休人员扎根社区,能及时捕捉环境卫生、公共设施等“微问题”。

保障激励机制:为信访类志愿者建立专属保障,如信访培训补贴、纠纷调解意外险等;将志愿服务时长与社区便民服务(如优先参与老年活动、积分兑换家政服务)挂钩,同时推动政府部门对志愿者反映的有效线索给予书面感谢或公开表扬,让“银发智慧”获得认可。

协同联动机制:明确基层政府“接诉即办”责任,对志愿者上报的问题分类建档,限时反馈处理结果;社会组织负责志愿者培训(如信访政策解读、沟通技巧指导);社区提供线下交流点,让志愿者能定期碰头汇总问题,形成“政府响应、社会协同、群众参与”的信访治理合力。

二、基层是志愿服务生态的“土壤”

志愿服务的活力,最终要在基层实践中生长。而信访工作的“最后一公里”,恰恰就在社区楼道、乡村巷陌这些基层场域。老干部、老教授、老退休人员生活在基层,熟悉本地人情世故,他们的参与能让信访工作从“被动接访”转向“主动发现”,从“行政化推动”变为“生活化融入”。

激活基层信访志愿服务生态,需把握两个方向:

聚焦“身边事”,当好“观察员”:基层信访隐患往往藏在日常——小区物业乱收费、老年食堂菜品单一、留守儿童课后无人管……这些问题群众“想说不知找谁”,政府“想管难以及时发现”。退休人员常年在社区活动,能敏锐捕捉这些“隐性诉求”;老干部懂政策、有威望,可主动与群众聊家常、听心声,将零散意见梳理成有效线索;老教授逻辑清晰,能对社区治理中的共性问题(如停车难)提出建设性建议,让信访服务更贴民心。

培育“本土智囊”,筑牢“连心桥”:外来力量难以替代“本土银发族”的信任优势。某社区组建“老书记调解室”,由退休社区书记牵头,联合老教师、老医生组成志愿者队伍,半年内化解邻里纠纷30余起,群众说“他们说话我们信,问题解决得也实在”。这种“熟人调解+专业建议”的模式,既减少了信访矛盾升级,又增强了群众对政府的信任感,让基层真正成为化解矛盾的“第一道防线”。

三、机制与基层的“双向赋能”

机制为基层信访志愿服务提供规则,基层实践为机制优化提供灵感。例如,某地推行“信访线索积分制”,志愿者上报的问题一经核实,可累积积分兑换体检套餐或景区门票,这一机制在落地时,结合老干部“重荣誉”的特点,增加了“季度优秀信访志愿者”评选,由街道办颁发证书,既调动了积极性,又贴合基层实际。

反之,若机制脱离基层,便会事倍功半。比如,有的地方要求信访志愿者每月提交书面报告,却忽视了部分退休老人不熟悉电脑操作的实际,反而让他们觉得“负担重”。因此,机制设计需“接地气”,像为老年志愿者提供纸质版线索登记表、组织线下培训时安排午休时间等细节,才能让志愿服务可持续。

同时,基层实践中涌现的好做法也需通过机制固化。比如“老教授政策宣讲团”在社区解读医保新规,既减少了群众因政策误解产生的信访量,又普及了知识,这种模式可通过机制推广,让“信访预防”与“志愿服务”结合得更紧密。

结语

打造志愿服务生态,既要用机制搭建“骨架”,让信访类志愿服务有章可循、有保障可依;更要让基层“土壤”滋养活力,让老干部、老教授、老退休人员的“银发力量”在社区扎根生长。当“身边人”管“身边事”,当“被动接访”变为“主动服务”,志愿服务便能真正成为汇聚民心、凝聚民智的纽带,让社会治理既有力度,更有温度。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