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台湾著名作家三毛女生去世30周年的日子。
我因此写下了一篇文字,以祭奠少年时代很喜欢的这位作家。
文章题名《一句话可以把孩子推向深渊,一句话也可以扬起孩子美丽人生》,文章的主题关于教育,根据三毛成长经历,通过分析她初二数学老师当中羞辱她,造成后来她的逃学、自闭和抑郁,而另一位良师——三毛休学后的绘画顾老师对她的鼓励、发掘、引荐,鼓励她走文学之路。这样一步步走到大学中文系教授、作家,继而受到全球华人热爱的作家、旅行家,说明用恰当的方法,鼓励和发掘孩子潜力的重要性。
文章不长,约2700字。
我没想到,文章一出,竟有后面令人完全意想不到的故事:
一、
因为时差,我早起时收到国内的朋友给我发来“求救”的信息,她这么写:
郑老师,救急啦!
侄儿初三,在初二前还算是好儿子好学生,班上十来名,疫情后谈恋爱、玩手机、上课睡觉、打篮球,最近可能打着去打篮球的幌子结识了什么朋友,偷偷吸烟和电子邮件。
家长上周发现了,元旦正愁着,这回被老师逮到了,叫他回来反省,但是他回来洗了洗球鞋就玩手机,一点不觉得错似的。家长平时说学校手机什么的,动不动还自残跳楼威胁。
朋友从千山万水之外讲这个困惑交给我,一来肯定是着急,二来也希望我能给予一点帮助。
我回复她:“孩子没了目标,自然开始颓废。”
朋友告诉我:“孩子他妈急死了,整夜睡不好。”
原来去年六月,孩子早恋,被老师发现,并找到家长,孩子的父亲当时就打了孩子……
自此,孩子便一蹶不振,越来越叛逆。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孩子这样的结果并非一两日,而是渐变的过程。
二、
看到我文章的一位老教师,通过我的父亲转告我,他前段时间正在做一位教师再教育工作,这位教师当时冤枉了一个孩子,说他的文章是抄袭的,但孩子坚持自己没有,为了以示清白,孩子后来投河自尽……
这样糟心的事情发生了,这位老教师说:“假若这位老师能早一点看这篇文章,或许他不会这么做。”
三、
孩子早恋对吗?
孩子早恋,当然不对,但是恋爱本身是没有错的,错的只是时间提前。
我们每一位成年人都有恋爱的经历,恋爱给人甜蜜与幸福感,当孩子过早陷入恋爱的时候,正享受幸福与甜蜜,被大人当头一棒,内心肯定很难接受。
我们怎么办?难道听之任之?
我们有没有问自己,为什么孩子要早恋,为什么会寻找家庭以外的爱与温暖?
我们做家长的有没有扪心自问,自己有没有和孩子心连心、有没有给予孩子及时的关爱?
作为过来人,在中学期间投入恋爱的孩子,原因很多。
其中包括:没有了学习目标,或者在原生家庭缺少关心爱护,在外面遇到了温暖,自然而然地投入到异性怀抱…..
遇到自己的孩子早恋,或者不爱学习,我们作为家长,有没有第一时间检讨自己?
试想家里的孩子,从一出生就被捧在手掌心长大,忽然有一天,父亲举起棒子打下来,孩子的内心会好受吗?
这是从天堂到地狱的距离与撕裂感。
四、
选择相信孩子,真的这么难?
面对孩子坚持自己的文章不是抄袭,我们能不能先观察,了解情况,再下结论?
我们在教育上能不能用温和的方式,而不是简单和粗暴呢?
青春期的孩子因为身体荷尔蒙的原因,有自己的个性,简单粗暴的说教只能让现代的孩子走向另一个负面的极端。
每个人都会犯错,犯错后,我们应该如何一起面对?
泰戈尔说过:爱是理解的别名。
综上所述,无论我们的孩子出现了什么问题,先试着从他的角度看这个问题,想一想他为什么这么做,作为家长的自己有没有哪里是做得不妥当的,我们坐下来,慢慢谈心,一起面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