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吃你2个虾条怎么了,犯法啦?
江苏淮安,一位奶奶带着1岁多的孙子,颤颤巍巍地逛着超市。
路过散装虾条的摊位时,奶奶左右看看,伸出左手抓了一大把,直接装到孙子手上。
超市老板娘刚好在附近:“大姐,给宝宝尝尝不用拿这么多,拿几个就行了。”
谁知奶奶听到这话,神情突然激动起来:“一岁多的小孩能吃多少,吃你2个虾条,犯法啦?”
二人不欢而散。
其他摊位的售货员反映,这个奶奶很生气地喊叫,老板娘和她们说,算了,算了。
没想到,没过多久,奶奶的儿媳妇大闹超市。
这位顾客的儿媳将摊主拍下来发上网,还配上文字说:因奶奶拿了2个散装虾条给宝宝,老板娘就劈头盖脸地把奶奶一顿狂吼!我去理论,老板说吃2个都犯法了,请问是不是要把我家宝宝逮起来?
事后,面对记者的采访,老板娘有些委屈;“不是说不能尝味道,但是抓一大把也太多了。我们做生意也是有成本的。”
当时也在现场的另外一个工作人员称,摊主根本没有跟顾客争吵,只是提醒几句,结果没过多一会,老人的儿媳妇就来“闹”了,后来就不了了之了。
一直到最后,这位奶奶也没有买任何东西。
这位奶奶的做法,手段娴熟,想来已不是第一次如此。
生活中这样爱贪小便宜的人,你一定也见过许多,见怪不怪。
但新闻中,那个一岁多的小男孩,让人心疼。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M·斯科特·派克说过:“孩子会情不自禁地模仿父母,拷贝父母的处世方式,将它视为人生的标准和榜样。”
不要小瞧父母长辈的影响力,他们的行为将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
贪小便宜只是一件小事,但是,这件小事,很有可能毁掉你的孩子。
教育中哪有什么小事,所有的小事都是教育的关键。
2
欠了人情是要还的
知乎网友曾分享过这样一件事:
从小我妈就教育我不要随便拿人家东西,长大后我更明白欠了人情是要还的。"
记得有一次坐高铁上郑州,身上带了点小饼干,包装也好看。当我正吃得不亦乐乎,发现过道上一个小妹妹盯着我手里的饼干,一脸渴望。
我被她的样子逗乐了,随手拿了一包说:“小妹妹,拿去吃吧。”
本来她已经向我伸手,最后反而又缩了回去,脸上的表情变了又变,仿佛做了一番激烈的心理斗争。对我说:“妈妈说不能随便拿人家的东西,哥哥我不要了。”
我说:“那你跟我说谢谢,说了谢谢就不是随便拿了呀。”小姑娘甜甜地跟我说了声谢谢,接过我的饼干,兴高采烈地跑了。
没过多久,小姑娘又回来了,手里拿了个大苹果,对我说:“哥哥,吃苹果。”
我说:“哥哥不吃,但哥哥谢谢你。”
小姑娘说:“妈妈说了,拿了别人的礼物,也要给别人礼物,你不要我就不走啦。”
我说:“好好好,哥哥收下了,谢谢你的礼物。”
这件事情给我留下了特别深的印象,这么小的姑娘都知道占人便宜不对,我想这便是教养吧。
这位小姑娘妈妈的眼界不一般!和新闻里为了2根虾条,在超市大闹的父母相比,更见高下。
1.父母的眼界决定孩子的格局
当你为了多占一点别人的便宜,而汲汲营营,你的格局就已经被你自己,缩小到了极致。
2.教育中最可怕的不是没钱,而是没眼界
我们都听过这样的故事,只要在前面吊着一块萝卜,驴子就会一直拉磨。驴子之所以这么悲惨,就是因为眼光只放在眼前的,那一点微末小利上。
如果你的目标是占小便宜,不自觉地,你整个一生都在为这个可悲的目标奋斗。
3.著名作家贾平凹说过一句话:富人不占便宜,占便宜是贫人
如果想要孩子在日后能有大出息,不用终日为鸡毛蒜皮的小事烦心,就要培养他不占小便宜的格局。
3
小时偷针,大时偷金
还曾看到网友分享过一个这样的故事:小时候,邻居和她儿子配合一起偷东西。
要么是妈妈和老板聊天,儿子去偷东西;要么是妈妈去偷东西,儿子望风。
母子俩经常找一些杂货店,或者小超市下手。偷的东西有大有小,大部分都不贵重。
儿子从一开始不情愿去望风,听到脚步声就神色慌张,到最后完全神色自若。
后来这一片的人,都知道了他们偷东西的事情。这家人就搬走了,也没有了消息。
爱贪小便宜的人不是坏人,但坏人变坏的第一步,往往就是贪小便宜。
最近听到人说,那个邻居家的儿子被抓了,要蹲好几年的牢狱。
据说是偷了同学贵重的东西,被当场抓住,送到了派出所。
刚开始和这个人一个宿舍的人,陆陆续续地,老是发现自己有东西不见了,一直持续了2个学期。
最后经过排查,怀疑是这个人干的。
大家提高了警惕,最后捉贼拿赃,人赃并获。
听说被抓的时候,这个邻居家的儿子,丝毫不愧疚,只说了一句:“要是自己小心点就好了”。
“小时偷针,大时偷金”的道理,每一个父母都要谨记。喜欢占小便宜的人,往往会吃大亏。
4
不要期待“树大自然直”
中国著名教育家徐特立说过:”世界上没有便宜的事,谁想占便宜谁就会吃亏。”
那么父母要怎么做,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不要贪小便宜呢?以下这几个方法,能够给你带来一些帮助:
1. 以身作则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而孩子的品格就反映在父母自己的言行上。
英国心理学家希尔维亚·克莱尔说:“如果你自己都不准备去有所成就,你也不能期望你的孩子去做什么。”
父母要孩子做什么,自己也要做到。如果教导孩子不要贪小便宜,父母也要做到不斤斤计较。
最好的教育不只是教育孩子,也教育父母。
2. 适当地引导
孩子是一张白纸,她的一切看法和想法,都是从身边人的教导中学到的。
可以通过给孩子买一些绘本或者是故事书,来引导孩子。
用讲故事的形式,来给孩子讲道理,孩子会接受起来更快。
3. 发现不好的行为及时纠正
曾看过这样一则暖心的故事:微博上一个网友说,他在小区开了一家便利店。
冬天的一个早上,他开门时,发现门口站了一对母子,妈妈把儿子搂在怀里,用怀抱为他挡风。
他一打开门,这对母子便跟了进来。
这位年轻的妈妈,向他鞠了个躬,歉意道:“实在不好意思,我的儿子前天在你店里的时候,顺走2个玩具,我今天特意带着他过来道歉。”
一旁的儿子一直低着头,这时抬起头来,向老板鞠了个躬,把手里的20块钱递给老板:“伯伯,对不起。我不该不给钱,就把模型玩具拿走,我下次不会了。”
为这个故事里妈妈的行为点赞!孩子拿走的东西价值不大,如果妈妈不带着孩子去道歉,老板也不会知道是谁拿走的,孩子还能占到小便宜。
但是这位妈妈深知,孩子犯错不可怕,重要的是在孩子第一次犯错的时候,就及时纠正他。
歌德曾经说过:“最大的幸福在于我们的缺点得到纠正和我们的错误得到补救。”
养育孩子就像种树,哪有什么天生笔直的树苗,只是有的种树人更加用心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