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曾说“吾生有涯,而知无涯”,是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知识是学不尽的或者说是人在自然面前渺小的意思。这里的生涯是与生命相关,而职业生涯,是生命的一个角色呈现,更多的是与工作相关的延续一段时间的生活模式,但也不仅仅只有这些。
一个人在其短暂的一生中,有什么样的生涯发展是独一无二的,就像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没有标准答案。在参加职业生涯规划课的第一天,我还是偏执的认为,生涯能规划么,生命中那么多无常,自己在随着天时人等在变化,你说的规划有意义么,不应该是顺应生命的安排,做好当下就可以了吗?这个想法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认为是对的!直到我上完全部的课程,我的想法有些变化,我们做计划,不会因为计划的不可控而不去做,生涯规划也是一样的,无常固然存在,但是对待无常的方法可以是不变的,时时在过程中觉察其中变化,不断修正自己的策略,而生涯规划就是应对变化的“不变“,既要有过程的觉察能力,也要有跳出来观全局看长远的能力,看现状、明目标、找对策,不忧虑不惶恐不畏惧,清醒自在的朝着方向不断修正!
大家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尤其是在刚上小学时,老师会问我们长大了要当什么,那时候很多人要么说长大了要当医生,长大了要当科学家,比如我当时还想当警察呢,现在回想这只能算是比较初级的生涯规划,有个远大的愿景,但并没有职业要求的能力和后续清晰可落地的行动!
那到底什么才是职业生涯规划呢?
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首先要知道自己的价值观,有清晰的自我认识,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价值观说的通俗点就是你看重的是什么,有些人可能看重的是成就感,领导与周围的人对自己工作的认可,“我是有价值的”,有些人可能看重是经济报酬,岗位付出与薪水回报的价值交换,我付出我受益,有些人看重是助人,在帮助别人的时候,自己有很强的满足感…价值观有很多,每个人可能都不一样,而且也会随着时间变化,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的会在固化。价值观是自己选择工作重要的依据之一。
其次,知道了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还要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适合哪一类职位的工作,或者说自己的天赋在哪里,这一点很重要,传说中的“木桶理论”仅适用于团队组织,而对于个人,是要挖掘自己的优势,用优势去发展自己。霍兰德测试会给你一个清晰的建议。记得古典老师《拆开思维的墙》里面,有个经典的图画,一只狗跟随着一群兔子,拼命的去追一只胡萝卜,虽然觉得可笑,但是现实生活中,你敢说没有自己的影子么?所以了解自己什么时候都是第一位的!
再次,有了目标职位,还要看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在刚步入职场时,可能能力要放在前面,不能由着自己的兴趣,毕竟先要养活自己。职场初期的3到5年时间属于职场适应阶段,先要站稳脚跟。比如,你不仅要清楚自己的岗位要求,还要知道组织要求,包括企业文化等。这几年如何快速适应职场、构架自己的核心能力、迅速成熟自己,是后面兑换自己最大价值的基石。用自己的优势工作,尽量回避你的劣势,有助你在众多同僚中脱颖而出。而依照兴趣选择工作,一般出现职场转型时,比如职场多年,工作轻车熟路,觉得缺乏动力而倦怠,可以挖掘兴趣,将兴趣发展成能力,构建自己的第二竞争力,当然也可以生涯四看,往上左右内外看看,做技能迁移,整合能力,换个马甲也不错!比如,一个工作5年的会计,不想再做会计工作了,那他可以往上看,财务经理、财务总监的职位是否有可能,往内看,高级会计师、金融投资理财师、财务顾问等职位,左右看,出书、理财培训等职位,往外看,以家庭为重心,培养业余爱好,炒股理财等职位,都是不错的方向。
再次,工作和家庭的平衡问题,一份好的工作首先是自己能力、兴趣和价值观的统一,但是在有了家庭,孩子要照顾、家庭也要照顾的情况下,精力有限的我们如何更好地平衡,做到家庭事业双丰收,需要找到重心,有智慧的去提前规划。
写了这么多,不知道你对职业生涯规划,是否有了些了解。总结三句话,职业生涯规划好处:
1) 更加准确地找到定位;
2) 更快地获得职业发展;
3) 更容易接近自己的梦想。
了解自我,勾画目标职业方向,时时觉察,朝着“心”的方向,落地并开始行动,打通“远方”和“眼前”苟且的任督二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