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悲伤逆流成河》被感动得一塌糊涂。
然而我想说的是这电影不应该叫《悲伤逆流成河》应该叫《阳光总在风雨后》
悲伤吗?我只感觉到了感动。
原著女主跳楼死了,没人疼没人爱(不晓得我记错没),在这部电影里面不仅有母爱,青梅竹马,还有后来的疑似逗比男友的存在,两个人都护着她,不仅如此,逗比男友教她反击,她不但去反击了而且还成功了,甚至大快人心。然而我印象中原著里那种情况是根本不可能的——那些人的恶毒、阴险、令人恶心的程度远比想象中的还要可怕,不是一个小女子和一个男生能够处理好的。
所以,我认为故事应该这样,按照原著中走:女主跳楼死了,她的父母要求赔偿,校方不得已赔偿“巨额”财产息事宁人,给出官方解释,该学生因为学业压力过大导致长期抑郁,与同学之间发生了一点儿小矛盾以至于崩溃跳楼自杀,过段时间换个校长上位。
这样才是小说《悲伤逆流成河》的精髓呀!
悲伤逆流成河——
至于看客感受——就是悲伤啊!义愤填膺,咬牙切齿,就是这个效果啊!
教育意义?回家多给孩子关爱,教他正确做人啊!
什么?你说什么?涉及违规?学校换校长有很多原因啊,有可能是有更合适的人,更优秀的人来顶替了呀!
用钱买命?这是社会热点啊,批判一些不正常现象,“穷病”啊!
……
当然,电影受众面很广,主要还是要宣传正确思想,引导青少年恰当行为,提高家长和老师对这方面的关注,以上只为吐槽电影名字。
且中国市场对电影的审核也很严格。
这部电影是极好的!看得我哭得抽抽噎噎的。
另外,我想说的是,郭敬明不是心思黑暗,而是……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书里的故事也许就是被夸大了的事实。
还请不要不明事理随意跟风用恶毒的语言诽谤、攻击他人。
流言可畏,生命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