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泥鸿爪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近在反复读一首诗,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这首诗是苏轼二十多岁时所作。苏轼二十多岁中了进士,又在制科考试中一鸣惊人。朝廷自然要重用这样的人才。苏轼去做官的路上与一生的知己也是兄弟苏辙分别。在与苏辙别后的路上苏轼经过渑池,想起兄弟二人曾同游此处,追忆当年,感慨今朝,所以作下这首千古名篇。

这首诗虽然可以算作苏轼初出茅庐时所作,但是又像极了苏轼的一生。也像极了每个人的一生。

苏轼在诗中自问自答:人的一生到处奔波,到底像什么呢?应该就像飞鸿在风雪天,偶然停留在某处。雪地上也因此偶然地留下了飞鸿的爪印,可是那早已离去的飞鸿知不知道,随之而来的风雪早就把它的爪印遮盖住了。雪地上到底有没有飞鸿来过的痕迹呢?谁也不知道。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四句诗读起来简单,却回答了亘古至今的一直哲学谜题:“人为什么活着?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人的一生何其短暂,我们从何处来,为何而生,又为何而死?这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追寻答案,苏轼亦然。

只是二十岁的苏轼,刚刚开启仕途和名利之路的他为何就会发出这样的感慨?我想,这是因为伟大的灵魂大多是孤独的。

此时的他正经历人生中第一次与弟弟子由的重大分别,心中充满了孤独和忧伤,又或许还有些对前路未知的迷茫。他重游故地,发现多年前所拜访的僧人已故去,埋在了新塔之下,而当年与弟弟子由一起题的诗也已经找不到了。一切就像没有发生过一样,没有人能证明两位大诗人曾经来过此处。时间就像那满天风雪,昼夜不歇地覆盖生命的痕迹。

所以苏轼胸中涌起生命的虚无感和落寞之情。所以他吟出了:“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往日途中的坎坷谁还记得?那时啊,路漫漫,人困乏,只剩下瘦弱跛足的驴子一声声的叹息。

这些记忆就这样消散在时间的空默之中。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