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为了取悦自己

我们在人生的初期,学习做一个有用的人,在人生下半场,脱离了衣食住行的困扰,生死的问题,颜色的摆在了面前。

做一个对别人有用的人,还是让自己愉悦的人,活在价值里,还是活在自己的舒服状态,跟我们的教育发生了很大的冲突

我们的教育主张要活得有价值,要重于泰山,不要轻于鸿毛,做一个影响社会的叱诧风云的人物最好。

愉悦自己,做一个让自己舒服的人,意味着要放弃努力,放弃评价,放弃竞争,隔绝外界,

一个是向外,一个是向内

一个是把自己做成一个“螺丝钉”,一个是把自己最舒服的状态活出来,一个是贡献一个是享受

可否这样理解,人生上半场,是为世界服务,下半场为自己服务


也就是说,下半场,我们要游离主流的标准,回归到自我的状态。

作为一个普通人,没有卓越的贡献,有没有资格去找寻自我,回归自我呢

人是不是只有为社会做贡献,才有意义

那些奋斗了一辈子,也没有“出人头地”的人生,是不是loser?

那些有钱有地位的人,是不是赢家呢?是不是只有他们可以理所当然的享受人生下半场呢?

平淡的一生,是不是不符合主流社会的价值观,就不是一个值得过的人生呢?

究竟什么样的情况,才可以享受人生呢?谁有资格享受呢?

放羊娃,是对社会资源的浪费吗?还是贡献?

衡量一个人价值的尺度是什么?是贡献大于消耗吗?这个标准是什么?为什么一定要活出人生价值来?这个不应该是因人而异吗?既然是属于个体的问题,为什么需要迎合社会主流价值观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