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段宏刚
古人在日常交谈里,“犬子”是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词汇,是向别人介绍自己儿子时的谦称,符合我国传统文化里含蓄委婉的表达。“犬子”有时也指代别人的儿子,通常是关系比较熟的人之间才这样称之。
“犬子”一词记载自西汉大文豪司马迁巨著《史记》,来源跟汉代著名文学家、汉赋四大家之一的司马相如(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18年)的关系十分密切,实际上,“犬子”是司马相如的小名。
只因为少年时期的司马相如天赋极高,脑瓜又很聪明,学东西很快,读书、作诗、弹琴、击剑等技能,他一学便会,让父亲非常高兴。
唯一让父亲担心的是,司马相如自生下来后,体弱多病,父亲老怀疑他被鬼魅之类的东西缠上了身,于是,就给他起了小名“犬子”,希望鬼魅见了他敬而远之。
父亲的良苦用心没有白费,经过10多年的寒窗苦读,少年司马相如终于成长为一个才华横溢的青年才俊。在他25岁那一年,他创作了一篇《子虚赋》,只可惜时任皇帝汉景帝刘启对诗词歌赋并不感兴趣。
直到141年,这篇文章有幸被继位者汉武帝刘彻看到后,汉武帝对司马相如的才华大加赞赏,立马召见他进京,很快就给他封了“中郎将建节使”的官职。在工作之余,司马相如相继创作出了《上林赋》、《大人赋》、《长门赋》、《美人赋》等辞藻华丽优美的文章,让自己的文学盛名越来越大,他成了家喻户晓的名人。
出名后,司马相如有一个小名叫“犬子”的事迹,也被人们挖出来,人们觉得凡是跟名人有关的东西都是好的,类似于现在的“追星”,因此,人们附庸风雅,纷纷效仿,用这个称谓称呼自家孩子,“犬子”一词便被广泛传播开来。
“千金”一词同样来自《史记》,最早出现在《史记·项羽本纪》中: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
在后来的传说中,“千金”又跟南梁文学家谢朏(441年——506年)扯上关系。小时候的谢朏被称作神童,文学天赋很高,常常出口成章。父亲谢庄对这个宝贝儿子甚是喜欢,到任何地方去都要把他带在身边。
某次,父子二人游山玩水后,父亲就对谢朏说:咱们把美景也感受了,你能不能写一篇游记让我瞧瞧,看看你最近诗文功夫长进了没有?谢朏点头答应。
谢朏酝酿片刻,提起笔一气呵成,写了一篇数百字的声情并茂的美文,他父亲谢庄看后,心中连连赞叹儿子的文采。谢庄又担心自己看走眼,于是,他拿着儿子写的文章,跟儿子一起来到当朝宰相王景文家中,请宰相给把把关。
宰相看过文章,为之一惊,对谢庄说:这孩子是神童,将来必定能成大器,让你们家享受荣华富贵。谢庄听完,笑得合不拢嘴,摸着儿子的后脑勺说:你真是我的千金啊,咱家将来的兴旺发达全指望你了。
从此后,“千金”一词特指潜力股少年男子。
到元代时,随着戏曲艺术发展趋于成熟,元代戏剧家张国宾在其杂剧《薛仁贵荣归故里》中有这样一句唱词:你乃是官宦人家的千金小姐,请自稳便!首次把“千金”一词指代未婚的少女。
因为戏剧在当时是老少皆宜的通俗艺术,通过戏剧的传唱和影响,到后来,许多作家在戏剧和小说创作中都开始用“千金”称呼年轻女性,到明代之后,“千金”一词在现实生活中被广泛传颂起来,特指富贵人家的大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