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读后感

      “赤子便不知道是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永远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也不会落伍,永远能够与于普天之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拥抱!”这便是一章读来的真理所在。

        傅聪在短短五年间,用多少痛苦,多少失意,多少挫折,走过多少迂回的路,换来了今天的成功。跟今日相比之下,1949年第四届比赛时期在昆明流浪,生活苦闷,前途渺茫,不像是做梦?正如傅雷在家书中所说:“人生本是没穷没尽没终点的马拉松赛跑,路程还长,这只不过是个开场,只有加倍努力,同时也期待特别的迂回,别的挫折。”

        《傅雷家书》中所写的只是日常琐事,没有华丽的词藻,但经过阅读他你的心里会感受到仿佛有潺潺溪水流过,心灵被洗净,我们都不难发现每封家书开头都在表达对傅聪的思念,日夜盼着,傅雷在言语中迫切的想知道关于儿子的一切,他总在念叨着要为国争光。傅雷过去是低估他的儿子的,但是傅聪刻苦学琴,用他的才具和苦功点破了傅雷对自己的认识。

        有时反而羡慕傅聪有个好父亲。年轻人往往容易高估自己的力量,而傅雷总能在傅聪成功的时候特别让他提高警惕,绝对不让自满和骄傲抬头,遇到极盛的事,必定要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格外郑重、危惧、戒备的感觉。教他立身行事,爱国成才,把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融入了对儿子的谆谆教诲中。然而傅聪在面对父亲严厉的训导下,并未心生不满而是更高的要求自己,给予了理解。

        他们父子二人都始终如一得保持着对艺术的追求,艺术表现的动人一定从心灵的纯洁来的,艺术特别需要苦思冥想,致使了一对父子成了无话不谈到最真挚的朋友:“世界上最高的,最纯粹的快乐莫过于欣赏艺术。更莫过于欣赏自己的孩子都手和心传到出来的艺术!”

        所以,人生没有完美的一天,惟其如此,才需要我们夜以继日终生追求,苦练;要不然大家做了羲皇上人,垂手而天下治,做人也太腻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