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心

  这几天心里不太平静,今天晚上忙里偷闲,便抽空给奶奶打了个电话。

  奶奶一接通电话就说:你咋想起给我这个老婆子打电话了,我从她的语气听出来了另一番意思:臭小子,开学这么久了才想起来给我打电话。

  我笑着回应她:奶奶,其实我每天都想着给你打电话,这几天忙嘛,今天不是打给你了嘛。

奶奶在电话那头咯咯地笑了起来。

见软话奏效,我转移话题,“奶奶最近咱家里还忙吗?”

“家里没啥事,你别担心家里,在外照顾好自己就行。”听到的还是熟悉的回复,我的心里安稳了许多。

接着祖孙两人便聊起了家常,

“姑姑来看你了吗?”我问奶奶。

奶奶的生活特别单调,爷爷去世后,她在家里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姑姑每周只休假一天,而这每周唯一的假期都是在奶奶家里度过的,因为姑姑她知道,奶奶每周都在等着这一天,因为她想找个人陪她说会话,每次姑姑来奶奶家,奶奶的精神头就会好很多,两人一起干些农活,聊聊家常,不知不觉这一天就过去了,姑姑每次都是上午8,9点来,下午5,6点才走。

奶奶说:你姑昨天才来过,我们两个人把地里的花生给收了,前天你妈妈和我两个人把玉米掰了,现在家里都没啥农活了。


我问奶奶,“二蛋来了吗?”

二蛋是姑姑的老二,他还没出生时,一家人就和姑姑家的老大开玩笑说“你是大蛋,你弟弟的是二蛋”,“大蛋”年龄大了,坚决不同意大家叫自己这个名字,但自己却替没出生的弟弟接受了“二蛋”这个可爱的名字,于是大家叫着叫着二蛋就成了老二的小名。二蛋和自己的名字一点都不像,虽然他才三岁,人却是鬼精鬼精的,我们常拿东西诓他、逗他玩,可很少能骗得到他,奶奶看到我们逗他,就会宠溺地说,“老以为我们二蛋小,容易骗,我们机灵着呢”。二蛋不仅脑袋转的快,而且他精力充沛。只要二蛋一来,奶奶家平日里安静的小院便热闹了起来,他在院里跑来跑去、蹦蹦跳跳,像只小老虎似的。这时候奶奶便在一旁看着他,尝尝被他逗得哈哈大笑。

奶奶说:家里要干农活,你姑姑说二蛋在这老捣蛋,还得看着他,干不了活,就没带着他。

我没话了,不知道再说些什么,奶奶便开始了解我最近的状态:你痘痘好了吗,你可别吃辣的。

“好多了,现在都消肿了,我不敢吃辣,吃饭都吃的清淡。”

“你们那里降温了吗?要是降温了一定要多穿衣服,别总烧包的不行,每次对都只穿那么点衣服。”

“我才不傻,我穿好多嘞,你不用担心我。”

“我听你姐姐说,你现在在做兼职,干活累吗,要是重活咱可不干,咱家不缺吃不缺穿的,不指望你挣那几顿饭钱,千万别累着自己了。”

奶奶的话像一阵暖风,吹的我心里暖暖的,我和奶奶说:奶奶,一点都不累,活很轻的,一天就干几个小时,我一天能挣80多呢。

电话那头奶奶似乎有些急了:那么多钱,那咋能不累,你别干了,你要是没钱了,奶奶给你转。

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心里莫名的难过:你哪里有钱啊,为了给我们几家减轻负担,那么大年纪了,你还在地里面挣那点血汗钱,天旱要浇地的时候,你得顶着火辣的太阳,拉着几十米长的水管,在泥地里趟来趟去,弄得满身都是泥巴。农收掰玉米时,你两个胳膊被玉米叶子揦得满是红印子,累死累活的,到头来落在手里的也只有千把块钱。

我稳定情绪:奶奶我不缺钱,你也知道你孙子老是贪玩,不吃点苦就不想学习,再说了,我真不累,学校里面哪有什么累活呀,餐厅老板家里都有小孩,他们都可心疼我们了,不舍得让我们干重活的。

奶奶这才舒缓了语气:“那就好,那就好,咱得好好干,要踏实些,别人对咱一尺,咱得……”

“敬别人一丈”我下意义的抢过了奶奶的话。

“你早点休息吧,奶奶”

电话那头的奶奶还在叮嘱:“你可别熬夜了,越熬痘痘越多,到时候媳妇都娶不上”

“哪有这样说自己孙子的”

“奶奶说啥就是啥嘛,我还指望你早点结婚……”

“打住,我才20,奶奶”我又一次打断了奶奶的话。

“好好好,你早点休息,晚安”

我怔了一下,回了奶奶句晚安后便挂了电话。

  晚安这个词,我不知道奶奶啥时候学会的,我仔细回想了一下,奶奶最近好几次都说出了这些“新鲜”词汇,原来奶奶一直在学习用我们的谈话方式与我们交流,而我却听不得她的“唠叨”,我希望我也可以变得耐心些,尝试去耐心地听奶奶的“唠叨”,去耐心地听奶奶讲那些属于她的年轻时的故事。

此时我莫名安心,身体上的疲惫感也消减了许多。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