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来老师在他的书《新生,七年就是一辈子》中是这样解释“新生”的:“新生”在这里是双关语:
“新的学生”:我的一生只有一个职业 —— 学生,这个社群里有很多跟我一样的人……
“新一辈子”:我们相信七年就是一辈子,一生可以有很多辈子 —— 可以做很多事情,过很多不一样的生活……
是呀,新的一辈子,一生可以有很多辈子,可以做很多事情,过很多不一样的生活......
看到这个解释时我有种兴奋。
原来有个毛病,做事总是想好了才做,做的每件事情都希望对之后是有帮助的,太刻意的去强调对于长远而言的价值,殊不知此刻在意的价值在若干时间之后也许只是一件无足轻重的事儿而已。甚至希望做的每个选择都是自己要走的这条路的基石,所以常常在做选择的时候很难,做决定的时候也很纠结,造成的很糟糕的结果就是想得太多,导致践行在很多不必要的思考前止步啦。其实时间上的一辈子不一定非得在实际意义上也只是一辈子,那样就把本该多彩的人生活成了单线条。
七年做了一件事儿
我在七年里坚守一份职业,它成了我生活中的唯一重心,所有的事情都为它让路啦,我的世界里工作、客户、同事......甚至很多时候做梦都是在处理工作上的事情,总之所有的关系网都是和工作相关的。努力工作本事件好事儿,但如果让自己陷入工作的包围圈就有问题啦,所有的思维、行动完全在一个模式框架里,不利于创新和效率提升,也会有很多看不到的盲区。这一辈子一直在学着塑造一种职业角色,以至于现在很多人会评价我说话太正式,我单调的主线也只剩下正式啦。生活严重失重时才意识到有问题,当时就好像把一辈子活到了尽头。
下一辈子的开始
停下来开始去看迷茫背后,开始接触原来圈子之外的世界,开始认识新的朋友,也因此遇到点悟和陪伴我成长的朋友,仿佛走进了下一辈子的“重生”,知道那些所羡慕的,所欠缺的原来是一项叫技能的东西,而它是可以通过学习和修炼去习得的,也是可以让自己“重生”的武器。那些充斥进自己脑子里的新的认知,新的概念逐渐的开始结束上一辈子,开启下一辈子。
回不去的上上个一辈子
按照七年就是一辈子来推算,我的上上个一辈子还是在读书。今天和在读高三的外甥聊天,听他讲他的高中生活,在封闭的高中校园里,他阴差阳错的经历了自己的第一次商业实践,虽然赚的钱不多,但这是我在校园生活里从来没考虑过的维度。我们聊高考,聊专业,也简单聊聊对他来说还是未知的大学生活,聊到现在的课业情况时,不禁感叹,再也回不去的那一辈子,和启明星作伴开始,伴着星辰回宿舍,被书海和习题淹没的高中生活。
小外甥还和我说,他考虑一件事儿考虑了好久,纠结点是为眼前还是为长远。这样的问题我也纠结过,虽然导因事件不同,其实这个在之前只是时间长度和目标的问题,但用笑来老师关于“新生”的解释来诠释的话,一生可以有很多辈子 —— 可以做很多事情,过很多不一样的生活……,所以眼前是这一辈子的事儿,长远或许会是下一辈子的事儿,下一辈子的事儿还是不要用现在的精力去纠结,首先过好现在,所以用这样的方式来解了小外甥的问题。
漫画师 David Saracino 有一幅连环画,叫《11 辈子》,这是笑来老师的文章中提到的,很喜欢插图上的话:
是呀,你不只能活一次。掌握任何一项新的重要技能,都相当于重生。
重生的意思是说,新的一辈子开始了,上一辈子结束了。学习的结果是不可逆的,尤其对生活的影响更是不可逆的。
学习新技能、走入新领域,循环往复。我们相信七年就是一辈子,一生可以有很多辈子 —— 可以做很多事情,过很多不一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