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模式
同一组的不同元素,是要合并成一个模式,还是单独一个模式?可以用以下两种方法。
具体性尺度
模式可以定具体一点,也可以通用一点。具体的东西越多,可复用性就越差。定义模式没有标准,具体取决于我们想要实现的目标。
内容结构
- 列出让模块有效的核心内容
- 确定元素的层级结构,并决定如何对它们进行分组
- 将结构以草图形式绘制出来
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式的元素通常具有相同的底层结构,如果发现在不影响元素目的的情况下,很难将多个元素统一成一个结构,就表明它们不应该合并。
结构相似的元素可能再外观或交互上差异很大,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创建变体,变体是同一模式的修改版本。
命名
- 为模式命名时,要试着寻找能反映模式具体化程度的名称。
- 为模式命名时,需要考虑内容类型,但不应该仅基于内容。
在更小的维度上重复目的导向的清单过程
如果有一些元素具有相似的目的,就需要将它们放在一起考虑,而不是分开处理。
操作一致性
元素最重要的是对目的的一致表述,需要对让用户对元素的操作结果有预期。
为了避免混淆和误用这些重要元素,一定要对它们的定义达成共识。
视觉层次
不同的设计体系中有不同的视觉层次,比如大多数界面都有主要按钮、辅助按钮,但在不同的设计体系下,主要按钮表示的含义可能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