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在唐朝,文官政治和底层军吏的理解力之间往往存在矛盾。
唐代的怀柔政治
在笔者的文章《哥舒夜带刀》中,笔者就提到,对于住在怀柔区的安禄山,唐王朝是怀柔的。怀柔是民族融合背景下,唐代政治的重要基调。
到唐中后期,府兵制加剧了地方割据,怀柔政治由高尚政治变成了必要政治。
长安的荔枝
最近电视剧《长安的荔枝》热播,总算讲清了一个道理,运荔枝能加强中央和地方的联系。
但有件事《长安的荔枝》一剧没讲清楚,如果不先提及唐代怀柔的政治背景,就很难明白玄宗为何装疯卖傻运荔枝而不是直接行政指令设驿马。
唐代对于偏远地区如姚州(云南),岭南(两广)的管理从来没有放弃过,玄宗的祖母武则天就曾否决过张柬之放弃贫困而不赚的姚州的奏章。但远处蛮夷,不怀柔肯定不行。
既要管,又要怀柔的管,才有了运荔枝的歪招,这事情上下都明白,只是招数怀柔,下级不好发作。
下级既然不满意,肯定就会在底层人民中散播谣言,说统治阶级贪图奢靡,于是基层士卒多有厌对之心。在《长安的荔枝》一剧中,右相杨国忠纵容荔枝使在刑部门脸上涂抹(涂抹刑名,扰乱规章),又让士卒因为荔枝一事受苦奔波还顶罪受罚,就是当时基层对杨国忠的看法。
催命的燕窝
据天人感应,在士卒怨怼的背景之下,最终催命的是一道索要血燕的敕令,在《长安的荔枝》某一幕中,有进贡血燕而杨国忠没吃的场景。
故事可能是这样,玄宗着急忙慌要去四川避难,但国家动荡,又恐四川也生悖逆,就想推恩在先。
在笔者《关于血燕》一文中提到,从一些天人感应的消息来源,唐朝的燕窝并非用于食用,而是用于皇亲墓室壁画颜料的调配和高级化妆品的调和。赐血燕可能是提高墓葬等级的方法。也是一种荣宠。
那么在去蜀中避难之前,赐血燕提高蜀中某些重要地头蛇的亲属的墓葬等级,就是一种通过推恩来稳固政治关系的方法。
玄宗交给杨国忠去办,办不得力还法办军吏,军吏有代贵妃近信受过之感,于是士卒不管这些,都什么时候了,你杨国忠还要贡品燕窝?安有蜜水止有血水。于是端上一碗血燕,杀了杨国忠。在《长安的荔枝》中,演过张小敬的雷佳音挡住了杨国忠的道,这也很有趣,因为正史中记载:骑士张小敬,射杀杨国忠。
荔枝也好,燕窝也罢,秀才遇到了兵,如之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