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并不太擅长写文,因为感染力不够,自己看着都觉得无聊,但文章确是个很好的载体,记录下此时此刻对世界的认知、感受。往往在一段时间后,翻阅之前的小文,才惊觉原来之前自己是这样想的,所以即使没有写作天赋,也要督促自己keep on writing。
这两周,也是发生了许多的事,因为:又一次作为新生开学了。但更细的说,是发生了很多的转换,从复旦来到了上海交大,从数学本科转到了金融硕士,虽然这个事情在大三升大四的阶段就基本决定了,但感受到的各种改变发生在当下。总体来说,交大和我的气质还是很相投的^_^
苦磕数模
开学初正赶上研究生数学建模比赛,既然数模比赛是本科时候的经典项目,研究生也参与一把。我们组三人本科学的分别是计算机、金融、数学,之前都有数模经历,但直到开学才算正式认识。这次的数模五道可选题里大概只有两道相对合适,一道和基因序列有关,一道和粮食价格有关,前者适合计算机的同学做,后者适合金融的同学做,最后权衡了一下还是选择了粮食价格的题目。
在做这个Project的过程中,我才发现隔行如隔山。面对诸如价格体系、评价体系等等要建立数学模型的时候,我除了回归还真不想不出啥了,可金融系的队员一会儿协整检验,一会儿TOPSIS评价模型,最后还把高宏里的DSGE模型搬了出来,真是在短短几天里给我普及了下计量经济学的知识。另外再提下软件,本来自以为Matlab、R已经够我用的了,可费了一番力,队友轻轻松松就用Eviews做完分析了,看来有时候“合适”才是最重要的。
知识大断层
上了两周课,大部分本学期的课程都开始了,还有部分开课比较晚。在我们这个金融专硕班,大部分的同学或主修或辅修学过基本的金融专业课程,因此老师授课也采取“以点带面”的形式,重点放在思考、分析上。这样一来,对于我这样本科并没有上过一门经济、金融课的同学来说,基础知识的匮乏是显而易见的。虽然金融学的知识并非一定是看教科书效果最好,自己平时实习也东看西瞧补充了一些,但最大的问题还是不够成体系,总感觉心里很虚。
另外一个让我感觉变化很大的地方,是关于培养计划。安泰首先给我们下发了一本修业指南,列出了所有的必修和选修课。要将哪些课纳入培养计划,是要和导师商量确定的,也就是说,每个同学都会有一个针对自身的培养计划。纳入培养计划的课对这位同学都是必修的,且之后不能随意改动,培养计划外若还想选课则作为计划外选修。对比复旦“自由而无用”的培养方式(开学前两周都是试听课,可自由选择,期中也可以退课,只需要最后将必修选修的学分学满即可毕业),我感觉培养方式差别还是蛮大的,也是各有优缺点吧。
其实还有许多可讲的地方,包括导师,包括课余生活,包括实习...等过一段时间有了更多感受再写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