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后即忘是一种病

最近刚读完《象与骑象人》觉得是本好书,该写一下读后感,刚要动笔时发现居然梳理不出这本书的大致框架,之前读的内容基本都忘得差不多了。我反思了自己的阅读习惯,第一个:经常拿到一本书之后总是想着从头读到尾不想遗漏掉任何内容,少看几页就觉得缺少什么,心里不舒服。第二个:读书的时候只重视作者得出的结论,而忽视所举例子,和推导过程。

来分析一下第一个习惯的弊端在于容易让人找不到重点。其实读一本非虚构的书籍真正有用的部分是能解决你实际问题的,并能与你产生共鸣,发自己内心认同的观点或结论。而全书通读的结果是你不能集中精力的去深入思考精华的部分,仅仅只是被作者的思路牵着走,囫囵吞枣的去阅读很多你不理解或者是你并不认同的观点结论。阅后即忘,浪费时间。

第二个习惯的弊端在于我会错过很多鲜活的例子,而这些往往是写作的绝佳素材,这导致我写出来的文章往往只有空洞的理论而缺少生动的例子。并且我只想知道结论就好,并不去考究作者在论证的过程逻辑是否合理,举例是否恰当,思考有没有漏洞。自身有没有亲身经历去验证这个结论。这个理论还可以用在什么地方。这都是我读书的时候欠缺的。

该如何改进呢?针对第一个习惯,既不想错过精彩内容,又不能被太多无关紧要的内容分散太多注意力。我想出的解决办法是,先浏览全书对整本书的内容有一个大致了解,再重点阅读感兴趣的章节。不仅仅只是读还要对感兴趣的结论反复的推敲其合理性,重视作者所举的例子,把好的部分收藏供以后使用。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读一本书,要先了解他的框架和大致内容,制定计划分阶段来阅读。每本书读有章节和目录就是最好的读书计划。这样读起来,就...
    朱进伟西农阅读 3,229评论 1 9
  • 读书笔记整理By Baroc 牛顿说:“我并不知道我在世人眼中是什么模样,对我自己来说,我似乎只像是一个在海边玩耍...
    Baroc阅读 3,422评论 0 15
  • 该不该听信权威? 我们常常会对权威人士说的话全部采信,这个是不对的。权威说的也并非全是对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
    鸭梨山大哎阅读 620评论 0 1
  • 各位HR伙伴、培训经理,开始这个话题之前,先做一个小调查: 1、您们家(公司)的内部培训,有多少课程是以讲师讲...
    企业内训设计师阅读 470评论 0 1
  • 兴高采烈地过着平凡的生活,或许是种天赋,又或许是项义务。 楚门的生活十分标准,似乎可以称之为幸福。小镇别墅人家,美...
    云翳阅读 311评论 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