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治愈
“美食”治愈:说到爱上厨房,不得不提到一个人——蔡澜,著名作家、美食家(与金庸、倪匡、黄霑合称香港四大才子)。很多年前偶遇蔡澜老先生的一档世界美食节目《蔡澜提菜篮》便被先生将美食与文化的完美融合、美食与他的儒雅、精致、幽默、佛性的完美结合所折服和倾倒。每周一集、周五晚上10:30开始,我整整追了半年时间(估计《舌尖上的中国》便是模仿它而生),每集我都作口水男状。顿悟:做饭原来是一件如此美妙与快乐的事情!于是我跟随老先生的故事开始了我的“美食”之旅——从原来的偶尔做做到现在的每天坚持与记录,我沉醉于这种生活的仪式感中,我收获了孩子健康的身体与对食物的欣赏。“美食”治愈了我对琐碎生活、厨房油烟的嫌弃。
读书治愈:我喜欢书,42天前我只是喜欢买书,喜欢买完书那种以为自己就可以有文化的伪清高。我专门用一面墙做成书柜来摆放我的书——书柜满了,我的心却是空的。缘起两个月前,与素然的闲聊邀我入雅集,因了我的伪文艺当即决定加入,没想到这成了检视与填充自我内心的晴朗开始:42天!读《亲爱的安德烈》让我深思与孩子的相处应该是共同成长、相互支持;读《断舍离》感悟生活中的舍其实是更高层次的得,学会给自己的身心做减法;读《拆掉思维里的墙》懂得:成长,成为更好的自己;读《中国哲学简史》欣喜的发现思考的魅力与诱惑,贪婪于自己要更有高度、更有温度、更有维度;听《时间管理》、《余秋雨之中国文化必修课》《适合安静聆听的钢琴曲》......读书——治愈了我内心的贫瘠与孤寂。
“摄影”治愈:感谢父母给了我一副还看的下去的臭皮囊。关于照片,我有一个非常深刻的记忆:当我还在六七岁时,发现妈妈很喜欢一本好象叫《知音》的杂志,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她就是特别收藏,我不解问她,妈妈什么都没说只给我看了一下书的封底:一个梳着两只羊角辫,红扑扑的脸庞,睁着大大的眼睛,嘴角含着甜美的笑容的如我一般大的女孩扑面而来,我忽然地就特别喜欢这张照片,并将她一直烙印在心底(后来才知道妈妈同事说照片特别象我,所以妈妈收藏着),这是我年幼时对美的最深的认识,似乎因了此,我成了一个善于发现美的人,直到后来的喜欢定格美丽。42天!我定格了花的娇韵、定格了自己每天的心情、定格了我的“美食”、定格了书的香气......摄影即摄心!摄影——治愈了我记忆的空虚,每一帧画面都是一个美丽的故事。
友情治愈:偶听《人间失格》这本书: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隐藏了自己的真实与痛苦而以别人喜欢的方式去迎合别人的感受。我就是这样的矛盾体。有各种各样的理由去迎合也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去委屈。深夜痛哭、莫名发呆、睹物感伤、购物发泄、哀叹落寞......这似乎是女人的专属。而在雅集:当我们分享、当我们拥抱、当我们调侃、当我们共舞、当我们聆听彼此、当我们相互鼓励时,我知道了——这是最非常的治愈!
我,爱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