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络

其实昨日出行有插曲,入场的时候要求做登记,填什么身份证号和手机号。

小芽爸爸说只要扫了场所码就已经是证明本人到过这里了,还要再加电话号码和身份证其实就是变相收集个人信息。

感觉很有道理,大人的思维果然还是不一样,可能是生活经验比较丰富罢。

读到过app对用户进行24小时定位,5分钟一次;看到过聊天平台读取用户相册;听闻过实体店采集客人样貌信息。

如今手机几乎替代了所有实物,全部发展成电子版,个人隐私也大多储存在其中,处处都要实名认证。

而当代app都极为强硬,强硬到了蛮横的地步,位置权限、相机权限、联络人权限、储存权限。面上礼貌地问你是否允许获取,到了你真的按下拒绝的一刻,它就本性暴露,闪退一般把你“请”出app。

其实就是霸王条款,逼你答应。

而后它滥用职权,随意调用你的信息,甚至拿去售卖,而你无可奈何。

妈妈手机经常接到垃圾电话,平均半小时要来一通,虽然是比较严重的情况,但其实大家都已经对个人信息泄露这件事感到麻木,无心再去反抗。

网络实在太多的幌子,打着更好地为客户服务的旗号,做着损害客户利益的事。

可悲就可悲在,网络同时也漏洞重重,实在难以管控。

所以不如从道德抓起。

只要人心中有善,利刃也只用来斩断荆棘。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